基于UG标准件模型库的建立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各种3D软件被越来越多的运用.UG软件被制造业大量作使用作为设计开发工具,其标准件库的建立,可以实现标准件统一建模、按需调用,统一管理,为加速产品设计提供更加快捷、可靠的企业标准件在模型库.本文给出了企业UG标准件三维模型库的建立方法,并结合公司在PDM系统中建立标准件库实例阐述了利用参数化建立标准件模型库的步骤,首先建立标准件的主模型,用关系表达式修改尺寸变量。然后,利用UG的部件族功能和电子表格来建立参数表,并且对参数表中的每一个系列进行验证,从而保证了参数表的正确性,生成一系列的零件族。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在繁琐的建库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保证了标准件参数表的参数变量与在关系表达式中添加的尺寸变量相一致,正确实现了参数化,同时也提高了建库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分析,结合中国制造企业的现状,在探索规划实施路径的基础上,从标准化工作的特点出发,思考了中国在实现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对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对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化工作内容,提出了现阶段标准制定方面应加强工艺技术、现代管理、网络数据安全等标准编制的工作思路,以及对标准化管理、标准发布与标准实施等工作进行创新的设想.
协同设计模式下,标准件数据属于共用的公共数据,需要建立共享的标准件数据库以解决数据源唯一性的问题.本文就在建设标准件数据库时,需要协调并统一的内容(如模型数据的建模要求、共享数据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开展协同设计模式下标准件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前,应首先通过选用目录的形式固化选用范围,并且严格控制后续的数据入库和出库过程。标准件共享数据库宜采用单一站点模式进行构建,并且在构建前应协调明确通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改变目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产品为代表的复杂技术装备研制成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制造强国在航空领域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目前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目标提出了航空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议:1、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化发展战略,促使各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2、全面参与国际
一台航空发动机包含大量的标准件,因此在研制发动机过程中需要大量选用标准件标准,但是适航规章对民用航空发动机提出了与以往航空发动机不同的要求,势必会影响到民用航空发动机标准件标准的选用,本文将对此及其它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在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应优先选用国外成熟标准件供应商按照国外协会标准(如SAE、AIA等)生产的标准件,,充分与国外潜在的标准件供应商(尤其是为成熟航空产品长期供货的标准件供
本文就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标准化发展的现状,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中需要综合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等分析方法,一方面使用战略目标集转换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自上而下分析企业数据类别;另一方面借助系统规划和业务流程优化思想,梳理部分业务流程,自下而上提取基础数据;进而,提取并识别概念数据库、逻辑数据库、数据类、数据元素。建立数据模型,遵循关系数据库规范设
本文通过对防误十大原理在管路零件防差错应用研究,结合近年来的检测实践经验,对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通过放错设计、生产和检验防误,预防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零件生产制造差错的发生,形成管路零件防误检验技术标准,提高管组件交付质量,降低发动机质量风险。
本文对借用件基本属性以及借用件所起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航空救生专业借用件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字化设计和型号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大力着手借用件库的建立工作,进行通用化设计、推动通用件库的建立工作等相关策略和解决方案,对后续以现有借用件管理成果(包括实践经验和标准化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建立产品通用零组件库的模式助推型号产品通用化和系列化发展,满足型号研制需求提出了相关设想.
本文通过对《试车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操作方法》标准的应用分析,开展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数据采集系统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等的研究,以标准化使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软、硬件具有互换性,指出测试系统采用GPIB通用接口总线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平台,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通过多台计算机同时工作完成数据的采集、显示、处理、存盘、试车过程控制、超限报警,试车记录单的生成以及现场再现复放和数据分析处理等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中国制造发展的国家纲领性文件.标准以及标准化则涉及到“中国制造2025”所包含的各个领域.民机产业包含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维修、适航取证、运营等多个领域,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说民机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代表性工程.本文通过民机的一些适航达“标”实例来说明标准化对于“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的
本文对ASD综合后勤保障系统建立进行了研究,指出要想做好航空产品,包括军机和民机两者的全寿命周期后勤保障工作,必须建立与航空产品设计和开发团队、生产和管理团队、质量保证团队、供应保障团队平行工作的综合后勤保障(ILS)团队(由技术出版物团队、采购供给团队、培训团队、运行费用分析团队,以及使用操作反馈团队组成),尽快吸收和转化ASD系列标准形成符合国内航空制造业现状的综合后勤保障标准体系,利用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