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C1和ITS基因在四倍体小麦中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倍体小麦是小麦族小麦属中重要的类群。目前,四倍体小麦的系统发育关系仍存在巨大争议。利用单拷贝核DMC1 基因序列与多拷贝核ITS 基因序列,对四倍体小麦2 个种、11 个变种以及可能供体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四倍体小麦的起源与演化。
其他文献
粗山羊草谷蛋白基因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是改良小麦加工品质重要的基因库。课题组发现粗山羊草京Y225 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普通小麦大小明显不同,通过杂交转入高产小麦济麦22 中,通过多年回交,获得了三个产量较高的株系。品质分析表明,与济麦22 相比,这三个株系面筋变弱,稳定时间降低。
NF-Y(Nuclear factor Y)基因家族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通过结合靶基因启动子CCAAT-box 行使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目前发现NF-Y 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TaNF-Y 基因在叶片自然衰老和黑暗诱导的衰老过程中上调表达,将其异源过表达到拟南芥中,能够引起拟南芥叶片明显晚衰。
Powdery mildew,caused by 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is a devastating fungal disease in commo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worldwide.We analyz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for resistance to powder
位于以色列的卡梅尔"进化峡谷"蕴有丰富的麦类作物野生资源,是种质资源发掘和研究物种在微环境下进化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发现,尽管峡谷两坡仅相距200 米,来源于干旱、高温的北坡种质对全部高感白粉病,而潮湿、温润的南坡种质已进化出白粉病抗性多样性,与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基本一致,暗示峡谷南坡的种质已在微环境下进化出了不同抗病适应性;对其中一份种质ES14 进行遗传分析表明其受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暂命名
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因其能够在植物细胞膜之间运输脂类物质而得名,在植物角质层合成和适应各种环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NCBI 数据库的OsDIL(Oryza sativa drought-induced LTP)为参考序列,克隆到小麦TaLTP-s 的全长序列。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而小麦籽粒贮藏蛋白是人类最重要的蛋白来源之一.研究小麦品质形成的规律,对促进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缓解进口压力有重要意义.小麦醇溶蛋白有三种类型,即α-、γ-、ω-醇溶蛋白,占小麦种子贮藏蛋白总量的40-50%,因此醇溶蛋白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
非生物逆境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普通小麦基因组中至少含有200个WRKY基因,目前仅有少数成员的功能被鉴定.利用小麦全长cDNA数据信息,从强抗旱小麦品种旱选10 号中克隆了逆境胁迫应答转录因子基因TaWRKY35,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134 bp,编码377 个氨基酸的蛋白.
会议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部和籽粒发育对产量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SPL(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基因编码绿色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克隆了小麦穗部和顶尖分生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TaSPL20-D,分析其生物学功能.
利用26 份四倍体小麦(T.turgidum,AABB,2n =4x= 28)与27 份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ssp.monococcum,AmAm,2n=2x=14)进行远缘杂交,不使用幼胚拯救技术获得了四倍体小麦-栽培一粒小麦杂种F1,然后对杂种F1进行秋水仙碱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了47 份新的四倍体小麦-栽培一粒小麦双二倍体(编号为Syn-TAM-X),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