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术中知晓患者颌面部手术的护理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1例术中知晓颌面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及身体问题,提出了术前一天访视、术前用药、术中护理等护理方法。
其他文献
笔者医院手术室自2010年7月起,对临床实习带教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互补式带教模式模式,由带教老师选拔,进行入科培训,入科后前3天经岗前培训后由主带教负责手术室基础知识与规范的操作强化训练;第2 ,3周由副带教老师负责教学,在日常的工作带教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与联系;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1周再由主带教依据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技能操作的考核,及时补缺补漏。  互补式带教模式
笔者医院自1982年至今,通过对102例脑包虫手术护理管理,通过医护的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护理方法,严密隔离措施,有效防止包虫的播散和种植,避免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笔者提出,要做好术前访视,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非常重要。术中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其主要表现在皮肤、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应立刻静脉点滴0.1%肾上腺素,同时进行有效的抗过敏处理。加强职业防护,术
笔者医院对19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在术前进行准备,摆正体位确定麻醉方式,术中进行手术配合。笔者提出,应及时补充容量,防止感染,预防压疮,妥善保管固定材料。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任务,因此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要控制手术感染,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一整套手术室科学管理系统和管理对策,以确保手术患者安全,防止感染发生。为此,笔者医院成立了感染监控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工作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制定感染监控考核表。加强手术室无菌物品的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笔者医院共开展妇科腔镜截石位手术403例,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一例压疮发生。  笔者认为,压疮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局部的压力,骶尾部皮肤潮湿,截石位摆放不当,举宫器的使用不当,骶尾部床单不平整等。提出手术床上应增加柔软的床垫,保证局部皮肤干燥,选择合适的时机摆放截石位,随时提醒医生正确的使用举宫器,保持骶尾部床单的平整。
由于无菌物品种类繁多规格不一,且包装袋上生产日期、有效期可视性差难以辨认,加上又没有合理科学的容器存放,常常造成新补充的物品和容器里剩余的物品混乱难以区分,使无菌物品不能按有效期有序使用,导致物品积压容易过期失效,给无菌物品的使用管理带来安全隐患。鉴此,笔者在工作中经过摸索和探究发现一种可保证无菌物品按有效期有序使用的方法,每一种规格的无菌物品配备一个储物盒。①将贴上醒目标注有无菌物品名称、规格的
笔者医院骨科在2011年6月-2012年2月间收治有创伤性或感染性创面而不能清创Ⅰ期缝合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为实验组,50例常规换药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应用VSD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探讨了VSD治疗的术前心理护理、VSD的放置与护理,VSD负压的维持,引流量的准确记录,创面的护理,疼痛的护理,特殊情况处理,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等应用体会。
本文介绍了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探讨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比如: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开展业务学习,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口腔专科婴幼儿手术的围手术期,用心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产生的,手术的主要目的为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受压,扩大中央椎管和侧管,同时要求尽量保留后部结构,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避免术后腰椎滑移、腰痛的发生。作为手术室护士在术前仔细评估患者总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安全准确的配合,更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