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情绪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6年慢性照护全球联盟国际护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纳米SiO2 在体内对各脏器的影响,为纳米SiO2 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8 周龄BALB/c 雌鼠4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剂量组(7mg/kg bw)、中剂量组(21mg/kg bw)、高剂量组(35mg/kg bw),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染毒5 次,每3 天一次,最后一次染毒1 天后和15 天后取小鼠左肺、右肾、肝脏、心脏和脾脏制成石蜡切片,苏木精--
采用L5178Y 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assay,CBMN Cyt assay),对纳米尺度及常规尺度的ZnO、TiO2、聚苯乙烯、CdS、SWCNT 与炭黑,SWCNT 与MWCNT,两种量子点(CdTe/Cds/ZnS630 和CdTe/Cds/ZnS570);核型量子点(CdSe 和CdTe-COOH)、
伴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纳米颗粒物将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介质(如水体、土壤、沉积物等)中,这些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微小颗粒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物链中最基础的一环。一方面,纳米颗粒可能直接作用于植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另一方面,纳米颗粒也可能被植物吸收、转运,沿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因此研
会议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于无辐射、对软组织的灵敏度高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优势明显,已成为临床医学应用中最广泛的影像诊断技术之一。随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及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紧迫需求,磁共振成像正在向疾病诊断"看得早、看得清和看得准"及临床诊治"看得久"的方向发展。因此,支撑和推动磁共振成像新发展的MRI可视化纳米探针生物材料,成为现代磁
由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使其不可避免地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1],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单壁碳纳米管在生物体内实际内暴露剂量决定其对生物体的毒性,而内吞及外排过程是影响其内暴露剂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单壁碳纳米管的内吞机制的研究比较完善,然而对于单壁碳纳米管外排机制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本工作首次研究了细胞膜受体P2X7 调控单壁碳纳米管的外排机制。我们通过应用
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增加,有超过1400 万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因此,增强肿瘤组织的辐照剂量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肿瘤治疗的主要任务。在放射治疗中,当病人接受高能射线辐照的时候,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DNA 断裂和自由基入侵。为了加速肿瘤DNA,以此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话,我们需要放射增敏剂;同时,为了最大程度清除自由基,来保护正常组织的话,我们需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s,PM)潜在影响人群骨骼发育和骨骼健康(1).黑碳(Black Carbon),作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能更为显著,Janssen 等建议将黑碳浓度做为PM2.5 和PM10 之外的另一大气污染评价指标(2).多项研究显示黑碳对机体存在损伤作用,但对骨组织危害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因此,本研究利用大鼠骨髓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
随着纳米材料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热疗已发展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一种新兴方法。功能性医学影像可以为准确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由此诞生的诊疗一体化是精准治疗的发展趋势。在诊疗一体化中,设计具有良好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多功能光热转化纳米材料是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报告中,我将介绍我们近期在这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具有"眼睛"的中空胶囊结构,实现光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并在多重影像作用下引导治疗[1]。采用
金属基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超高的产量成为纳米材料在工业界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领域应用的典范.这类纳米材料的应用所引发的生物安全性考量当前正在备受关注,而在纳米-生物界面上理解材料的属性与其引发的生物效应之间的属性-活性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机理和预测未知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及对危险性纳米材料进行安全性重新设计,有助于这类纳米材料被更为安全广泛的应用.1很多的金属基纳米材料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