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检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与计量管理

来源 :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GB/T19001-2008(I S09001)标准的要求,药品检验的仪器设备需进行检定、校准以及必要的计量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药检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证书、校准证书的区别,检定、校准周期的确定及药检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等内容。
其他文献
假性心脏病,指患者原本无先天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胸椎椎体侧歪或增生等病变导致心脏神经(植物神经)受压,引起胸痛胸闷(胸骨后刺痛或胀痛)、心慌气短、喘息困难、心悸不安、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整)等类似于心脏病的系列症状,严重者可突然导致呼吸困难、心梗心绞痛或心脏骤停猝死,则该类病症称为假性心脏病(神经性胸痛).河南高氏按摩推拿理论认为: "假性心脏病"是目前引发中青年
医者通过实施调整类手法可减轻病变部位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在腰椎滑脱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按其作用力的方式可把调整类手法分为牵引类、屈曲类、旋转类、按压类、综合类等,并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调整类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报道较多,并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显示了手法治疗的优越性。
中医推拿诊病法,就是指运用中医正骨"八字触诊法"和中医推拿"点、按、推、拨"等手法,对人体脊柱、特定穴位、特定部位及病理之处进行手法触诊,同时辅以功能检查、体征检查、特殊体征试验,并结合推拿临床理论和推拿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的手法诊病之总称,即中医推拿诊病法,简称推拿诊病法.实践证明,运用中医推拿诊病法,以脊源性疾病诊查为核心,对于亚健康人群,推拿诊病法对其病因的筛检率高达50%以上.中医推拿诊病
鲁氏腹部推拿源于中原河洛之地,始于清代中晚期,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是河南本土推拿的重要流派,鲁淑娥先生和其子马军是鲁氏腹部推拿疗法的重要传承人和奠基人.本文通过对鲁氏腹部推拿疗法的理、法、术的整理,旨在传承中医推拿学术思想,推进推拿学术流派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以腹部推拿治疗腰痛的理论依据为主线,通过阐述一些中医理论、西医理论和腹部推拿的临床特色来探讨腹部推拿在临床中治疗腰痛的思路。腹部推拿治疗腰痛病的根据点在于改变腹腔内的压力,从而改变椎间盘内和椎管内的压力,加强腰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水肿的吸收,使受损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以提高临床疗效。
为探讨传统中医推拿结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临床疾病的必要性,本文从传统中医推拿及现代康复运动训练的理论、优势和弊端及治疗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将现代成熟的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引入中医传统推拿研究领域,两者互补长短,从而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康复训练作为临床疗效的评价手段,一种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对开展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种类众多,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的不同,主要分为整复类手法,旋转侧扳类手法,拍击手法,肘推手法,拿捏手法等,推拿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目前主要存在手法种类众多,理论研究欠缺,诊疗过于依赖经验,推拿手法使用不当等问题。
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所謂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内環境因素及社會、心裡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應激反應.這些刺激因素称为應激源.推拿手法是應激源 手法機觸于外巧生於内手隨心轉法從手出
会议
中医治病的途径概括起来不外乎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种:外治法:运用针刺、艾灸、推拿及其它方法刺激人体体表的相应部位,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愈能力,使人体的内外、上下、前后、左右达到相对平衡.
会议
1、课题基本情况三部推拿法,是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头、腹、背部,对不寐证进行有效治疗.中心临床研究自2001年12月在国家中医管理局立项,列入"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课题批准编号为:国中医药科2001ZL11号.至2004年10月结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