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用钛合金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及钛合金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极高的耐腐蚀能力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作者先后就口腔正畸、根管治疗和口腔修复用新型钛合金开展了研究.(1)发展了新型抗菌功能型口腔正畸用钛合金;研究结果表明,Ti-Ni-Ag 合金中存在尺寸不等、弥散分布的Ag 单质颗粒.Ti-Ni-Ag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多级相变特征.Ti-Ni-Ag 合金的强度、塑性等力学参数与其对照的Ti-Ni 二元合金相当,其最大可恢复应变约6.4%.
其他文献
采用化学镀工艺原位合成石墨烯负载纳米铜复合材料,利用拉曼光谱、XRD、SEM 和TEM 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以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化学镀溶液pH 值,采用次亚磷酸钠可将氧化石墨烯(GO)和铜离子还原为石墨烯和单质铜,并获得表面沉积纳米铜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Al/SiC composites with high specific modulus,high strength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have received particular interests.Al/SiC composites can be used in the aerospace and automobile products.However,
Tantalum carbide ceramic gradient composite is fabricated via in-situ fabrication method from the pure tantalum plate and gray cast.The morphology,metallographical phase,microhardness,and relative abr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剪切振动熔体处理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镁合金连续流变成形.研究了La 元素对连续流变轧制成形镁合金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剪切振动熔体处理可以显著细化金属晶粒,在连续流变轧制的Mg-Sn-Mn-La 合金板材中,当La 含量为0.2 wt.%,在α(Mg)基体中形成Mg2Sn 相,其边界与α(Mg)共格,可以钉扎位错滑移.
介质材料是一切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电子信息产品高频化、高速化和高集成化发展趋势对微波介质材料的阻抗匹配灵活性(介电常数可调)、热稳定性与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兼具介质陶瓷和树脂材料特点的微波介质复合材料是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具有性能可调、易于加工、柔性等优点,是未来信息与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
会议
以含有V、Cr、C、Fe、Ni 元素的金属粉末混合物为原料,利用粉末冶金和镶铸的方法,在高铬铸铁表面制备了原位合成的V8C7-Cr7C3 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 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表面复合层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层内的反应机理。
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载荷下(NbSe2+SiC)/Cu 复合材料进行了滑动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磨损表面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NbSe2+SiC)/Cu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增大.随NbSe2 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越低.NbSe2 的加入,有效减弱了基体的塑性变形,使得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较大提高
稳态强磁场装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混合磁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为许多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提供强磁场条件,也使我国强磁场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其复合材料支撑筒为45T混合磁体外超导线圈的支撑结构主要部件,起到机械承载、低漏热的功能要求。
通过在铜基体中添加V0.97W0.03O2 粉体制备了具有相变效应的Cu/V0.97W0.03O2复合材料,研究了V0.97W0.03O2 粉体在铜基体中的弥散程度对Cu/V0.97W0.03O2 复合材料电导率突变效果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复合材料组织特征,利用X-ray衍射分析复合材料物相,并利用温变电导率测量系统对Cu/V0.97W0.03O2 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电导率进行检测分析
基于稳态变温法获得了平纹编织C/SiC 复合材料的初始缺陷对其热残余应力的影响关系。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确定材料细观结构包括几何结构和制备缺陷且二者都存在宏观材料和纤维束两个尺度。根据各类初始缺陷的产生机理将初始缺陷分为如下五类:环绕纤维束基体裂纹(A)、纤维束交叉处孔洞(B)、界面层剥落(C)、环绕单丝纤维基体裂纹(D)和单丝纤维间孔洞(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