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理论探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际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结合历代前贤对肿瘤的论述,从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血瘀证与肿瘤发病的关系、脾虚证与肿瘤发病的关系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并指出活血化瘀是治疗癌瘤包括肝癌的主要法则之一。
其他文献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不同于传统的药动学的研究,由于复方中含有多味药,多种化学成分,故有其特殊性。根据近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其意义及迫切性、特殊性、研究方法、研究的不利因素及其特点、提出的新理论作一综述。
在中药的提取过程中,所用溶剂需要回收利用,但普通的回收装置难以将乙醇等有机溶剂回收至质量分数80%以上,从而造成溶剂的大量浪费,同时也要花费资金在工业废水的合格排放方面。因此,高效的回收装置急需用于中药厂的溶剂回收方面。在化工业应用较早且技术成熟的塔器设备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本文对填料塔的发展及其在溶剂回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填料塔在甲醇和乙醇的精馏及回收方面的应用。
笔者在祖父庞赞襄教授的指导下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眼疲劳36例,疗效满意,文章接介绍了眼疲劳的临床资料、针刺疗法、疗效标准及结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及生活调护。结果:44例治愈,11例好转。结论:辨证施护可缓解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的症状、减轻其焦虑,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介绍了《秘传眼科龙木论》主要的学术特点和对后世中医眼科的影响。《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系统地记述了眼科常见的内外障眼病72证,介绍了多种眼科外治法,特别是有关白内障的分类、检查、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手术前后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中医眼科著作。
本文介绍了《原机启微》一书中用药和辨证的特点:善用辛散药、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原机启微》吸取了宋金元时代当时先进的学术思想,许多观点和方剂反映了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成就,理论联系实际,在中医眼科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学术成就和创新精神对今天仍然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骨性病变的CT,MRI特点,寻找眶颅沟通骨性病变手术治疗及保护视力的时机,手术方法,范围及程度。方法:应用CT,MRI优势互补特点,对22例四种良性眶颅沟通骨性病变联合检查,读片,对照术后病理分析,寻找各病变特征性影像特点。结果:发现眶颅沟通骨性病变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瘤,骨化纤维瘤及骨囊肿四种疾病各自均有比较鲜明的影像学特征。结论:应用CT,MRI优势互补的影像学检查,为眶颅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及NBI放大内镜检查,观察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组患者胃粘膜微血管改变,并应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微血管的平均光密度值(MD)。结果:血瘀证组患者静脉曲张发生率及蛇皮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血瘀证组患者NBI-ME下微血管内径增粗发生率为88.57%、排列紊乱为54.29%、螺旋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8例,两组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1组给予西医保肝、利尿、抗感染及支持疗法,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利水汤,通腑利水汤灌肠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对照组为85.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具有保肝、降低门静脉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和TGF-β1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