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可旋转式手术清点托盘有效管理手术纱布

来源 :福州市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方便手术中带血纱布的收集、清点及整理,避免术中血液体液污染手术间地面.设计了可旋转手术清点托盘,方便清点和收集. 方法:从本院各类手术中随机抽取183台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纱布收集方法和可旋转式手术清点托盘对使用后带血纱布进行收集,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带血纱布的清点收集情况及污染情况. 结果:实验组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旋转式手术清点托盘既不占用空间,又能方便使用,为纱布清点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不仅避免了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过的带血纱布污染地面、器械车及医务人员的鞋底等,而且可以安全有效地收集使用过的纱布,方便随时清点,避免出现遗漏,缩短患者的麻醉和手术时间,减少患者费用,有助于术后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经腹膜后病灶清除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3月共收治12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77岁(43.9+18.4岁);病变节段位于L4-SI.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血沉下降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均为一期后前路手术,即后路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后,前路经腹旁正中腹膜后人路行结核病灶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OWER PICC置管时穿刺点距肘横纹的不同距离置入静脉导管后患者舒适度比较.方法:选取2016.10-2017.6经上臂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选择距肘横纹上5-7cm区域内穿刺置管,观察组选择距肘横纹上8-10cm区域进行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手臂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带管期间手臂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科学的研究,生物材料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在科学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已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工作者和临床大夫的兴趣.生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医学、药学、生物学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促进了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生物材料领域作为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的重要基础,对于
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常见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和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疾病、中枢性发热、功能性低热等,是临床兼具客观体征的涉及病种最广泛的症状,故临床诊断及治疗存在一定程度难度,对临床医生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发热在临床上常被误诊和不规范治疗.就拿地方性急性传染病所致发热来说,因为现在人群流动性之广泛,它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在熟悉当地疫情的医生眼中,诊断它是轻
目的:通过分析晋安区2005-201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晋安区2005-2015年法定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年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5724例,年均发病率224.33/10万,发病居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之首.发病率最低的是2005年为136.25/10万,年最高的是2010年为345.24/10万.以乙型肝炎病例最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辅以米氮平治疗血浆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FD症状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50例FD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并检测血浆Nesfatin-1水平及FD症状变化.结论:FD患者血浆Nesfatin-Ⅰ水平有一定程度升高,随着米氮平辅从治疗,症状程度逐下降,Nesfatin-1水平对FD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调查分析2015年晋安区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待征、影响因素,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及血清学试验;监测疫点及周边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对登革热疫情进行调查处置.结果:此次疫情为一起Ⅰ、Ⅱ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报告登革热病例12例,罹患率0.55‰,无死亡病例,疫情持续时间23d.疫情暴发时布雷图指数为59.53,经消杀后均达到控制要求.结论:此次疫情是晋
2型糖尿病是当前最常见的代谢疾病,其危害性在于它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在并发症中,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病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本文对糖尿病与这几种重要的血管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加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工作.
基于膳食脂肪是与慢性疾病关系最密切的营养素之一理念,本文从高脂肪摄入、亚油酸/亚麻酸构成比例失衡和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摄入三个方面阐述其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同时诠释了"基因一环境互相作用"这一慢病发病原因的机制.最后,建议采取推行全民性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传统膳食结构和加强身体锻炼等措施,以遏制慢性疾病的流行.
目的:探讨模仿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模仿训练.对两组患者在病情稳定能理解量表问题并能作答时分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测定.结果:训练前后比较,研究组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向鼓励专业人员的定期模仿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