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来源 :2019年度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教育公平,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建设者。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育必须转向教人应对生活、主动地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生命的光辉,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教育的层面上来。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一些消极、悲观的品质讲授,如精神疾病、人格问题、暴力、色情、酗酒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它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
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把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放在首位,强调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这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从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性,要改进中学课外阅读的落后局面,就要结合本校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针对课外阅读存在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2014 年12 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2014 年,国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考改革的具体措施,高中生毕业进入大学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语文、数学、英语在高考中的成绩
随着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有效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则是在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并随之出现“就业难”的社会难题之后,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个就业指导政策方面的文件,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例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
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小学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语言可塑性和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所受教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蒙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肩负着蒙古族学校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任,面临严峻考验,要狠抓蒙古族学校的蒙语文教学水平的工作是发展蒙古族教育和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学校蒙语文教学水平是民族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蒙古族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蒙古族学校能否发展取决于蒙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水平。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实施,初中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术课程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初中美术课程也逐步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是20 世纪60、70 年代产生于苏联的一种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发展性教育理论是以发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醒将来的老师们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提出老师的责任不只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老师也应该是一个咨询者、一个能够交流不同看法的参与方、一个协助指出冲突观点并非给出已有事情的人。老师一定要有较多的精力与实践参与成效较好且有创新的教育行为:互相作用、研讨、鼓励、了解与激励。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日行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目前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决定,而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导向和反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