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与河口城市气候脆弱性区划及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来源 :第六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已成为近年来、特别是哥本哈根2009"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后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科学家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IPCC(2001)第3版评价报告表明,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2℃,使得20世纪成为全球近几个世纪以来增温最为明显的一个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导致海水变暖和膨胀,加速极地冰川和冻土的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等等,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后果,影响到人类健康、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农业生产等,海拔降低的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河口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的影响也最直接和最为严峻,开展其气候脆弱性区划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世界主要河口城市应对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河口城市的概念、内涵、运行模式以及河口城市上海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气候脆弱性生态区划对策,上海案例的研究也可为全球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国家将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列入同样重要地位.特殊膳食、营养强化食品与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等作为具备特定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将在重大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发挥特殊作用。针对重大疾病的前期膳食干预的特殊膳食,优先开展功效成分高效提纯与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调节胃肠功能和代谢综合症功能循证和科学配伍技术,在明确构效关系、量效关系与作用机制基础上开发出多机制、多靶点、多组分协同作用的功能高效产品;对我国销量大
生态健康,是指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环境,以及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的健康程度,其中包括居民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生产和消费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健康程度,也包括景观、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理念、伦理和文化的健康等.陕西应借落实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契机,将生态健康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
针对目前我国居民在饮食及其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合理饮食,要做到:食物要多样,以谷类为主,常吃杂粮,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和豆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适当运动,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糖的膳食,建议不抽烟、不喝酒,如要喝一定要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同时,要加强加强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主管部门对食品安
回眸人类发展的生态足迹,可以看到,人类的发展曾经是依附自然,为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来创造环境的,当时人们所遵循的是尊重自然的审美原则。曾几何时,人类改变了其发展的路径,开始依赖对化石资源的开发和对自然之源的掠取,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其发展目标,机械审美成为了创造环境的美学追求。可以看出,不同的路径给人们的生态环境留下了完全不同的生态足迹。2010上海世博会给了人们什么启示?在世博可以看到非常多带有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的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通过生态设计途径,创立了新的公园建造和管理模式,它吸取农业文明的造田和灌田智慧,再用和再生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文章通过我国对我国正在创建的生态工业园2006一2009年物质减量与循环和污染控制指标达标情况,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绩效。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节能、降耗和减排指标总体上率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表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预期成果。由于生态工业园绩效考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相关的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煤炭城市.煤炭城市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能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煤炭城市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煤炭开采、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引起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面积的土地塌陷、河流水系破坏、植被和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等.我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有关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种原因,煤炭
全球气温变化越来越快的趋势让整个世界意识到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碳排放、提供能源利用率的迫切性。低碳模式发展成为新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透过居民的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交通、低碳工业等角度,证明了在曹妃甸发展道路上,只要经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意识地选择,低碳战略在曹妃甸都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如果沿着这个模式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唐山湾可以看到一座工业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不悖的一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矿物炼制.近年来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容量限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寻找替代资源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当务之急.可再生的生物质和废物资源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相对应的生物炼制和废物炼制模式正在逐步发展并成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矿物炼制、废物炼制和生物炼制将构成世界工业生产体系的共同支撑.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态工业对三种炼制中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
生态城市既是可持续城市.生态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应该是:①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②更多地利用可更新能源;③限制对空气、水系的污染;④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土地,以达到创造一个健康的人居社区和美好的自然环境.为了城市的可持续性,人类应该推行各种低碳政策、经济和规划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理念、方式和模式.本文介绍美国盖岭堡城作为美国旅游重镇成功的发展经验、经济模式和生活理念,可作为承德未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