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产十二碳二元酸

来源 :第十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Candida tropicalis FDY-1在15L罐进行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并在20m<3>发酵罐进行工业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15L罐发酵120小时,DC<,12>累计产置165.5g/L,在20m<3>罐发酵100小时,产酸量达到143.6g/L.本文主要讨论了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变化规律、菌浓产与产酸的关系以及发酵过程pH的控制方式.
其他文献
通过诱变获得了一株乙酸渗漏型突变株Torulopsis glabrata WSH-LQ307,然后考察乙酸对原种和突变株生长的影响,以及乙酸钠和碳酸钙对突变株发酵生产丙酮酸积累和较高的糖酸转
研究自制硝化细菌制剂对水族箱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制剂对水族箱水质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实验组水族箱水质氨氮、亚硝氮、COD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投加硝化
分别采用活性污泥法和添加载体方法富集培养硝化细菌,研究了富集培养过程中活性污泥和载体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在25.28℃,pH7.5~8.5,Do2~5mg/L,氨氮浓度100-150mg/L条件下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菌株,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14株,其中FJ-7、FJ-15絮凝活性较高。将两株絮凝剂产生菌分别纯培养及以1:1比例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发酵液对高岭土悬
本文利用刺激实验法、静息细胞培养法以及酶抑制剂应用法对藤黄灰链霉菌中抗生素AGPM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能转化成聚酮合成所需活性前体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
在有效容积1.5L小型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酒精发酵过程副产物之一—高沸点有机酸对自絮凝颗粒酵母细胞形态、生长及酒精生成的影响,实验获得了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
论文考察了通气量和搅拌转速对新型抗生素AGPM发酵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实出抗生素AGPM在30L发酵罐的批式发酵条件为;撑拦转速560rpm,在前期通气量为1.2vvm,发酵后期为1.0vvm,并
以甘草酸为唯一碳源,从甘草流浸膏残渣中分离得到20株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经过摇瓶发酵,对各菌的发酵产物作了TLC分析,发现霉菌B11具有水解甘草酸产生甘草次酸的能
本文基于界面生长性能的测定系统运用于乳酸发酵,提出了分批式界面培养乳酸系统,对分批成乳酸发酵系统进行了培养基的优化和发酵条件的优化选择.
切割痕迹是骨骼和牙齿(化石)上一种常见的表面改造痕迹,也是西方微观埋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学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实践表明: 切割痕迹是探索旧石器考古问题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