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水平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代谢能(ME)水平对黄鸡生产性能和免疫特性的影响,为确定日粮中最佳的ME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快速型岭南黄鸡,按生长阶段分三期进行,前期选用1d黄鸡2000羽,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ME为12.39、12.73、13.02、13.44MJ/kg的日粮,每组5个重复,公母混养;中期和后期分别选用26d和46d黄鸡192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4个),中期ME分别为12.81、13.24、13.65、14.07KJ/kg,CP为19.5%,后期为13.23、13.40、13.66、13.91MJ/kg,CP为18.0%,公母日粮一致.测定各期的生产性能和死淘率;于试验前期(25d)和后期(65d)测定试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水平。 结果:(1)Ⅳ组料肉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它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期各组母鸡和公鸡末重、ADG、日耗料量(ADFI)和F/G差异不显著(P>0.05);后期母鸡Ⅰ组ADG和ADFI较高,F/G显著低于Ⅱ组(P<0.05).死淘率各期各组差异均不显著.(2)前、后期试鸡免疫器官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3)血清T3和T4水平各ME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前期和后期母鸡低ME组T3和T4水平较高,对黄鸡生长有利;后期公鸡T3和T4变化无规律性,但高ME组13和T4水平较高。 结论:日粮中ME改变对黄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特性产生影响,综合本试验结果,各阶段日粮中最佳ME水平为,前期13.02MJ/kg;中期母鸡为13.24MJ/ke,公鸡为12.81 MJ/kg;后期母鸡为13.23MJ/kg,公鸡为13.66MJ/kg.
其他文献
以控制Belclare和Cambridg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为候选
会议
脂肪组织是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对维持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的脂肪组织主要沉积在皮下、腹腔内脏周围以及肌肉、肝脏等组织器官内。而动物脂肪组织的沉积量和
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为在选育中将肉质性状及生长性状平衡,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显得非常重要。育种目标的确定是育种规划中最关键的步骤,而估算性状的边际效
本试验研究宰前添加高剂量钙和V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的影响。实验采用3×2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在43日龄的黄羽肉鸡(母鸡)基础日粮(含钙0.8%,VD31000IU/kg)中添加钙与VD3水平分
会议
本文研究了肉仔鸡对三种不同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相对于无机硫酸锌的生物学利用率。选用1日龄AA肉公鸡1092只,采用4×4双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锌源为无机硫酸锌(ZnSO4.7H20)
会议
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泰和乌骨鸡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理想氨基酸模式、常用蛋白质饲料氨基酸消化率、能量需要、抗生素替代品以及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营养调控技术等方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鸭空肠液中消化酶活性及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鸭空肠液组成成分的变异规律,为鸭饲料酶学生物学效价评定方法中人工模拟小肠液的设计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612只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1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
会议
本试验旨在探讨宰前短期饲喂高剂量的天冬氨酸镁(MgAsp)对正常或运输应激情况下黄羽肉鸡肌肉肉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黄羽雏公鸡7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
会议
为考察日粮添加GABA对热应激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选择胎次、预产期和体重近似,品种一致的经产大约克母猪14头,随机等分到GABA组与对照组中,每个处理7个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