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菌D122菌株中真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菌中真菌病毒的存在,使得该病菌对水稻的致病力发生改变,对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水稻纹枯病菌D122菌株中检测到双组分的dsRNA真菌病毒的存在,命名为RsRV2,两个组分分别为RsRV2-1和RsRV2-2,两个组分的大小均在1.8 ~2.0kb.采用取菌丝尖端分离技术,获得了D122菌株的脱毒等基因系菌株D122d.提取D122d菌株的总RNA,用RT-PCR的方法进行脱毒验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D122和D122d菌株分别进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比较,结果表明,D122d菌株产生的菌核较多并有大量的色素沉着,致病力较D122菌株明显减弱.采用rPCR、RT-PCR和3-RACE等方法对RsRV2的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并得到其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属于一种新的双分体病毒,RsRV2-1和RsRV2-2各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1(131~1 414nt)和ORF2 (30 ~1 787nt).其他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D122菌株中的RsRV2是在水稻纹枯病菌中发现的又一个双分体病毒,丰富了真菌病毒数据库.这是在水稻纹枯病菌中首次发现的使寄主真菌对植物致病力增强的真菌病毒,"病毒—真菌—植物"的互作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花生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花生产区,其中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病尤为严重,已成为花生主要病害
以AgNO3和Na2HPO4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Ag3PO4,采用化学吸附法将聚丙烯腈(PAN)复合在Ag3PO4表面之后,经过热处理,得到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Ag3PO4/CPAN复合微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荧光发射光谱(PL)等手段对Ag3PO4/CPAN
会议
  Puccinia triticinia (Pt) is an obligate parasite pathogen which caused wheat leaf rust all over the world, and causing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wheat pro
会议
会议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水稻纹
会议
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欧元危机并没远离我们尽管近来欧洲债券市场已经归于平静,许多人都认为欧元危机已经结束,但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却告诫说,危机结束的边界仍旧不明晰,改革
为了从海洋及海洋边缘生物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对采自中国海南三亚的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和红树林植物(Mangrove plant)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份研究。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凝胶色谱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和海马齿Sesuvium portu
  稻曲病近年来在我国多个水稻产区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认识与防控稻曲病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十分重要。稻曲病的突出特征是稻曲病菌特异性侵染水稻颖花形成体积数倍于稻
会议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GICs)是一类离子型受体或通道受体。它们是一类由化学信使(如内源性神经递质)打开或关闭的跨膜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