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综合在线监测方案设计与研究

来源 :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设备维修制度正朝着状态维修方向发展,新的测控技术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也正朝着综合诊断与寿命评估方面发展,电力设备在线检测与诊断设备也正朝着高度集成方面发展,但是,目前单一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在线监测装置种类繁多,且性能参差不齐,若使用分立的在线监测系统来实现变电站综合在线监测,不可避免存在系统构建功能的冗余,因此,对变电站关键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和仔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电力设备绝缘特性检测需求分析,及目前的常用检测方法及在线监测系统的常见实现方案.本文详细设计了两个智能单元通用平台,一个用于中低频绝缘特征信号的检测,一个用于高频及超高频绝缘特征信号的检测.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构建智能监测单元具有小型化、智能化等优势.本文设计了各智能单元间的网络通讯的总线类型及其实现方案,详细阐述了光纤技术在超高压变电站的必要性及应用实例,本文也描述了站内网络管理及站间通讯方案.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综合在线监测方案设计与研究最终为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专网专建,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当前各种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开发平台优缺点,最后选择GPIB总线作为本测试系统的硬件开发平台.全面讨论了运用VB和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两种语言的混合编程来实现该测试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解决了硬件的控制和连接、软件的兼容性、设计的周密性等难点和关键技术.实际项目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外场电磁兼容测试带来可能.
设计了一套雷暴云静电场测量系统.提出了用高阻电压放大器测量静电场的方法,该方法比使用电荷、电流放大器方法简单.用高性能的ARM系统组成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简化电路设计:并用μC/OS实现多任务调度,简化程序编写.该系统使GPS模块进行地理位置定位,使用数据通讯模块与监控计算机连接实现远距离通信.系统可用于空中、地面静电场检测.
把薄金属被测物(EUT)放入有限厚度内导体板的非对称横电磁波室时,可将此非对称横电磁波传输(ATEM)室主段划分为5个区,并在每个小区内根据边界条件把电势用特征函数展开,利用点匹配法计算出此ATEM室横截面电势分布及主段特性阻抗,并绘出特定点的电场分布和特性阻抗随EUT长度的变化曲线.
提出了一种把汽车点火系统的初级线圈电压注入端的绝缘闸双极性晶体管(IGBT)作为一种开关模式电源并对其工作时产生的传导干扰进行测量.然后分别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技术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由于其良好的局部化时频分析能力对识别干扰噪声采取电磁屏蔽措施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卫星通信要求天线具有低尺寸,宽频带,圆极化等特点外,还要求其具有心形或赋形方向图.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卫星通信的宽带圆极化圆锥螺旋天线,可以通过改变天线的螺旋常数和高度等参数来改变天线的波束指向以满足卫星通信对天线方向图的要求.用求解Nakano方程的方法计算了天线上的电流分布,辐射方向图,输入阻抗,增益和轴比,大量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中基于电场积分方程得到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文中给出了相应的曲线供设
用等效传输线法分析平板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将屏蔽后电压当作传输线的终端负载,并引入了输入阻抗的概念,分析和求解过程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所得结果与电磁场边界法和波动法求解结果完全一致
本文通过数值研究的方式分析在电梯中使用手机对人体的作用.并对在自由空间和电梯中的电场分布进行了比较。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电波暗室中对移动电话辐射的电场强度进行测试的全过程.为了测试数据的精确性,本测试在电波暗室中使用可以实现多模式功率控制的移动服务测试仪(移动基站),为测试使用的移动电话提供基站支持,调整接收天线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放置,利用电磁兼容分析仪记录了多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电场强度的均值,对场强均值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理论公式计算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校验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普遍性
宽频带脉冲天线是瞬态电磁场测量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测量瞬态电磁场的三维天线的结构,并用FDTD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的结论,为天线的实际设计提供了依据.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双频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采用贴片层叠结构和双点正交馈电,并利用在矩形贴片四周加矩形突起的方法来调整谐振频率和馈电匹配.经实测天线在两个频点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增益分别达到了4.5 dB和5.8 dB,并具有良好的广角圆极化性能.该天线尺寸小,重量轻,目前已应用于卫星通信的手持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