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胃壁增厚或消化性溃疡背景的早期胃癌:CT征象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伴有胃壁增厚或消化性溃疡背景的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with Thickness or Ulceration wall,EGC-T/U)与进展期胃癌有时难以区分,研究旨在探索EGC-T/U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胃癌T分期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术后病理诊断为pT1期胃癌患者的腹部CT检查.入组标准包括术前两周内行增强CT检查;为了消除胃壁扩张不良而导致假性增厚对结果的干扰,入组患者要评估低张效果,癌肿周围的正常胃壁厚度需<3mm;癌肿所在区域胃壁厚度>6mm.患者均经低张气充盈法MDCT检查,增强时相包括动脉期(40秒)和静脉期(70秒).两名医师共同判断癌肿的强化特征,测量相关量化值.结果 共入组24例EGC-T/U患者,其中食管胃交界部癌7例,胃体癌5例,胃窦癌10例,胃角部癌2例,分布特征与早期胃癌常见于胃角不同,考虑可能与胃窦更容易发生炎症性改变有关.粘膜侧高强化癌肿平均厚约3.6±2.6cm,全层胃壁平均厚约9.7±3.0cm,癌肿粘膜侧厚度<1/2全层胃壁,仍符合早期癌强化CT征象特征.13例可见溃疡,11例无溃疡显示,溃疡比例较高,是造成胃壁增厚的主要原因.21例浆膜面光滑,3例浆膜面略毛糙,但无明显类似T4a的外侵征象.增强特征:动脉期粘膜侧强化94.8±33.4HU,肌层32.6±14.3HU,静脉期粘膜侧83.1±22.1HU,肌层41.1±16.8HU,说明无论动脉期还是静脉期,粘膜侧癌肿强化均明显高于肌层,可作为支持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面的证据.动脉期粘膜高强化且随时相渐进下降,与早期癌纤维化不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基础相符;肌层动脉期强化低且随时相渐进升高,与正常胃肌层强化特征近似.结论 伴有胃壁增厚或消化性溃疡基础上的早期胃癌具有特征性的CT征象,仔细分析相关强化特征,将有助于和进展期胃癌的区分.
其他文献
目的 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加强气道管理,防止因继发性缺氧导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维持气道通畅和气道清洁一直是神经外科重症单元的重点和预后的关键。神经外科重症单元(NSICU)中成功的气道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NSICU 入住时间并且降低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损伤的发生。
目的 调查ICU 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共纳入187 例患者.结果 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8.02%.
目的 了解3 级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科2016-2017 年度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方法 对2016-2017 年度我科住院病人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97 株的菌群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 肝硬化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它可以导致门静脉高压,当门脉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会通过与上、下腔静脉系统形成侧支循环和自发性分流来缓解门脉压力。侧支循环是胃静脉曲张和食管静脉曲张;自发性分流包括胃肾分流,和脾肾分流。
目的 总结分析1 例应用磷霉素钠导致高钠血症的病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我科收治的1 例应用磷霉素钠导致高钠血症的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信号强度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前瞻性评价DWI和ADC值在区分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不张的能力.方法 收集经活检及PET-CT证实的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共40例患者(29例鳞癌,8例腺癌和3例小细胞肺癌),且全部患者都经PET-CT证实为肺门肿块伴有不同程度远端肺组织的不张,使用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
翼外肌(LPM)是参与咀嚼生理机能的重要肌肉之一,与颞下颌关节有密切关系,并且作为一个独特、复杂的部分参与开口、闭口、下颌偏侧和前伸运动.翼外肌位于颌面侧深区的颞下窝内,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是咀嚼运动系统的研究难点.长期以来,关于翼外肌功能的研究都是局限于肌电图研究.翼外肌的肌电研究证明,翼外肌全肌活动量的分布具有差异性,每个头内不同区域的肌肉具有独立的功能,能单独被激活并产生一系列力矢量.每个矢量
目的 前脑无裂畸形是一种复杂而少见的脑发育畸形,既往文献多集中于胎儿的超声学表现。我们收集了14例婴幼儿的CT和MR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14例患儿,男性7例,女性7例;年龄2天~8岁,平均14月;表现为出生后吮吸困难、抽搐频发2例;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12例,其中4例伴唇腭裂畸形,1例伴小头畸形。行CT检查7例、MRI检查7 例。结果 结合文献复习并根据影像学表现,1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剂量在头颅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需行颈动脉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双低组),对比剂浓度剂量为270 mg I/mL,管电压100 kV;B组(对照组),对比剂浓度剂量为370 mg I/mL,管电压120 kV.分析比较两组扫描图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颈总动脉CT值及辐射剂量,并对重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穿刺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淋巴结增大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7~74岁,平均53.7岁,其中肿瘤性病变12例(淋巴瘤5例,肺癌伴淋巴结转移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淋巴结增大9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分别计数良、恶性增大淋巴结个数(多个淋巴结聚集并有融合趋势者计为1个);测量淋巴结、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