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的高硅钢在冷轧过程中的失效分析

来源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278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0.5mm 厚高硅钢板(6.5%wt.si)在冷轧加工过程中的边裂行为.高硅钢由于硅含量较高,导致硬度较高,塑性较差,难于加工成型.因此需要对冷轧板进行热处理从而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施加高能电脉冲可以有效促进形变组织再结品,消除加工硬化、降低屈服强度,同时提高板带材塑性.本文以连续损伤力学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高硅钢的冷轧过程中的材料损伤过程进行预测,将各向异性屈服准则与各向异性损伤理论编入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嵌入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 中模拟得到高硅钢冷轧过程中损伤量的演化规律.同时嵌入晶体模型,在板材的实体单元之间加入了粘接单元来表现裂纹,对轧制过程中的边裂现象进行预测.通过对电脉冲处理的高硅钢冷轧板和没经过热处理的冷轧板两种材料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脉冲处理能够抑制高硅钢边部裂纹的生成和扩展.同时,数值模拟结果中高硅钢冷轧过程的预测的断裂与失效结果以及裂纹的扩张和延伸情况与实际冷轧实验的结果一致,验证各向异性损伤理论可以有效的预测冷轧过程中的高硅钢的损伤断裂与失效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TC17和Ti60异材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环形构件的残余应力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法,分别测试垂直于焊缝和平行于焊缝两个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得到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平行于焊缝方向的残余应力值大于垂直于焊缝方向,TC17侧无论是残余应力数值还是影响范围均大于Ti60侧.
接触力学研究两物体因受压相触后产生的局部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本文利用工业CT力学实验平台和数字体散斑法获得了接触应力作用下岩石材料内部的变形场.
CT成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噪声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在计算位移场时会引起偏差,为了分析噪声对图像变形前后计算位移场时产生的影响,对红砂岩试件进行两次CT扫描,利用数字体散斑法(Digital Volumetric Speckle Photography,DVSP)计算相应的位移场,分析CT成像过程中噪声对DVSP法精度的影响.
本文将数字图像相关法与数字标记点相关法相结合,分析煤矿井下工作面回采过程相似模型实验中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规律.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全场性和精度高的特点来分析上覆岩层破坏前的变形,由数字标记点相关法获得岩层垮落后的岩层的变形,为全面分析开挖过程中岩层的变形破坏规律提供数据.
对搅拌摩擦焊接头各个区域的微观结构进行金相显微分析和纳米压痕分析,发现焊核区的强化相尺寸与其他几个区域相比较小,其他区域的尺寸相差不大.强化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的硬度,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对疲劳断口进行分析发现有些二次裂纹起源于多个强化相聚集处或者穿过大尺寸强化相.
本文采用压汞实验的方法,得到赵各庄与忻州窑煤矿的煤样的压汞曲线,对煤样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压汞压力较高时,煤基质压缩性对孔隙体积的影响,对压汞实验得到数据进行了修正.实验表明:汞实验中当压力大于10MPa时,煤的压缩性对实验结果有很明显的影响,对孔体积分布曲线进行修正是非常必要的.
诸如传统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极易在热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发生断裂。在此过程中,材料中的热传导及其引起的不协调变形、断裂失效三种物理现象同时存在,且相互耦合,欲要准确模拟热冲击载荷下结构材料的裂纹扩展,揭示该过程中三种物理现象相互作用机制,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薄壳结构在航空航天和船舶结构中广泛采用,其受压易发生失稳破坏.激光辐照使局部迅速升温,耦合力载荷后将加快结构失效.本文对预加轴压薄壁圆柱壳进行激光辐照实验,测试薄壁圆柱壳破坏时间与激光参数和载荷关系以及破坏阈值.
本文研究了0.08mm 厚的4Cr13 超薄金属板在冲裁过程中的撕裂行为.首先,本文对已在冲裁过程中失效的超薄金属板和相对较厚的金属板进行了实验观测.观测显示在较厚的金属板中微孔洞有明显的扩张,而在超薄板中微孔洞的比例很小,没有明显的扩张.这是由于超薄板的剪切区域应力三轴度相对较低,抑制了孔洞生长.不仅如此,超薄板还表现出典型的撕裂行为.实验还观测并比较了超薄板中心切面和外表面的差异.以上实验结果
我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一,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等优点,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且清洁、高效,研究意义重大,作为非常规气藏的一种,页岩气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尽管得益于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页岩气的采收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页岩气藏本身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