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及迁移规律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西北铅锌矿成矿区位于中上扬子地台西南缘,是川滇黔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发现铅锌矿床(点)120多处,其中十余处达到中型矿床规模,其余均属于小型矿床或矿点,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区之一.本文在充分总结黔西北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对部分矿床进行系统的硫同位素测试,在宏观的地质基础上,借助S同位素示踪研究,探讨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区域成矿流体特征源与迁移规律.研究表明,黔西北铅锌矿成矿流体具有沿NW向构造自SE向NW迁移的特征,SE方向的铅锌矿床较NW方向的铅锌矿床具有更高的S、C、0同位素组成和更高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可能的原因就是自南东向北西温度逐渐降低,TSR作用逐渐减弱,使得南东方向的矿床硫同位素更加接近于赋矿围岩,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与TSR作用呈正相关,所以南东方向较北西方向TSR作用强,具有更高的S同位素组成。由C、O同位素组成分析,早期可能来自地幔多相体系的亏180成矿流体自SE向NW运移,由于自南东向北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成矿流体水岩反应逐渐减弱,δ180逐渐减小,而C同位素至NW面的范围变大,可能是有机碳或大气降水作用的参与。综合程鹏林等(2015)通过黔西北铅锌矿Sr同位素组成研究提出的富金属的成矿流体沿NW向构造向SE方向迁移的论点,可以得出黔西北铅锌矿为至少两组或多组成矿流体在有利的成矿构造空间发生流体混合,并形成矿床,所以在黔西北NW构造与其它构造交汇部位,最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其他文献
贝克滩金矿位于新疆若羌县以东阿尔金山地区的贝克滩一带.是受韧性变形带控制的金矿床类型.金矿体为石英脉型,矿体围岩主要有绿色绢云母绿泥石片岩、片理化钙质泥质粉砂岩、片理化绿泥石化砂岩、基性蚀变岩等.常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蚀变.金成矿阶段的石英中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80~320℃之间,w(NaCleq)主要集中在6.4
本次工作对大硐喇矿区中与辰砂、闪锌矿共生的热液沥青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了(355±84)Ma的等时线年龄(n=5,MSWD=10.4),与区内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高度一致。测试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中部大规模Hg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与区内大规模的铅锌矿化为同一成矿事件,区内众多的碳酸岩层控型汞矿床应为MVT型矿床的低温端员。Hg-Pb-Zn成矿作用的外因为加里东期华
本次工作对老厂坪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开展了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为(98.3±6.9)Ma CMSWD=2.1,n=7),87Sr/86Sr初始值为0.711,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大于地幔的初始值(0.707),显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幔混合。成矿时代和物质来源均与广东阳春盆地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高度相似,与黔东北、渝东南及湘西交汇地区的典型MVT型Pb-Zn-
本文以中国东南地区典型铀矿(区)为例,探讨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铀成矿的共性特征,以期深化热液型铀成矿作用理论研究.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铀矿具有相似的铀成矿流体性质、成矿作用机理,铀成矿系统均与富集地幔上隆的动力学机制有关。
乌溪金矿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是赋存于志留系砂岩中、由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的多金属硫化物脉+斑岩型矿床.通过对其岩相学与矿相学研究发现,该岩石具有中等强度的蚀变,基质具有显微晶质结构,并且岩石存在浸染状或块状的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等硫化物矿化.硫、铅同位素一直被认为是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故本文采集并挑选了来自皖南泾县乌溪金矿的15个黄铁矿样品,分别对其硫、铅同位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城西南方向38km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中段,成矿区划属江南地块中生代钨多金属成矿带大湖塘矿集区范围内,基本查明为一超大型钨、共(伴)生中型铜、钼矿床.本文对石门寺矿区矿石铅、岩体长石铅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从成矿系统中的“源”视角来示踪成矿与岩体关系,也为建立岩浆热液型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提供有效的地球化学依据。石门寺矿区各类地质
被称为"世界钨都"的赣南钨矿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具战略性意义的矿产资源,前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钨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徐敏林等,2006)、成矿机理(魏绍六等,2006)、矿床同位素年龄(张文兰等,2009)、花岗岩成矿的专属性(华仁民等,2007)、花岗岩中副矿物的矿物学特征研究(王汝成等,2011)等方面.而对于黑钨矿矿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分分析.陈蓉美(1988)、王玉明(1989)
瑶岭钨矿是华南钨-锡多金属成矿域内一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及花岗岩侵入体内,其展布主要受控于北西西向的伸展性断裂.矿石成矿包括黑钨矿及少量的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矿床自发现以来,前人对其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年代学做了较多研究工作(翟伟等,2011;2012),但是对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几乎未曾涉及.本文对瑶岭钨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大
湘西黔东天柱坪地-新晃贡溪向斜范围产有大河边超大型重晶石矿床、贡溪、云洞和圭勺,以及镇远老文溪和玉屏丙溪等重晶石矿床.据新近整装勘查成果,区内重晶石矿资源量达到2亿吨以上,重晶石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寒武系下统留茶坡组(牛蹄塘或老堡组),矿层一般厚1~3m,最厚达5m.本文根据矿区位于慈利-保靖-铜仁-凯里深大断裂构造南东侧的大地构造位置,湘西大庸震旦系灯影组震裂角砾岩,黔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留茶坡
新疆阿尔泰南缘NW到SE斜列着4个火山沉积盆地,依次为阿舍勒盆地、冲乎尔盆地、克兰盆地和麦兹盆地.在麦兹盆地的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出露了一系列铁矿床(点),如蒙库铁矿、乌吐布拉克铁矿、巴利尔斯铁矿等,这些矿床具有顺层分布的特点,矿体与围岩一同发生了变形,产出于火山岩地层中,但矿体周围又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导致这些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研究发现,在(415~38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