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哮喘小鼠T淋巴细胞对B细胞产生SIgM的影响作用

来源 :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首先以OVA免疫制成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脾脏T、B细胞,分组进行细胞培养,观察不同条件下T细胞对B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以ELISA法检测不同细胞上清中SIgM含量.
其他文献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发病较为广泛的慢性皮肤病,由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激发.病程反复将导致患者发生躯体,社会和心理的损害.本文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作了阐述.
本文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对照实验,经统计学方法处理,通过本试验可以看出,鼻炎净喷剂不论在恢复鼻腔通气,减少鼻腔分泌物、改善鼻粘膜充血水肿方面均有明显较麻可滴鼻液为优.
目的:探讨国产新药—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地氯雷他定5毫克,每日1次口服,连服2周.对照组采用氯他定10毫克,每日1次口服,连服2周,判定疗效.结果:地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93.97%与88.80—90.00%,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2.40—88.20%与79.40—86.70%.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其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及气道的可逆性阻塞.哮喘防治指南中进一步强调了抗炎治疗的重要性.本文即对支气管哮喘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近十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哮喘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免疫学、诊断和治疗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哮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免疫学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诊断治疗作了分析.
本文对临床医学新领域——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作了简单介绍,对循证医学的特点及临床实践作了简单概括.
本文通过对皮肤病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介绍了氦氖激光血液体外照射疗法治疗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讨论.
目的是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 cterpylori,HP)感染与慢性荨麻诊的关系.方法用金标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粪便中HP抗原阳性者和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者进行治疗HP方案.结果用三联疗法治疗2周后皮疹痊愈.结论HP感染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化妆品皮肤病临床病例,对患者进行化妆品斑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
焦虑所产生的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变态反应疾病的愈合.因此,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则更有力于变态反应疾病的治疗.本文对变态反应疾病的心理护理作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