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性医学学会早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来源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关于早泄(PE)的知识已经取得显著进步。尤其是对于早泄生理学的理解、基于人群统计学对PE真实患病率的澄清、重新确定这一障碍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评估社会心理对病人和伴侣的影响、构想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结果评估、提出新的药物策略和有效性的检测、这些新建疗法的安全性与满意度等,我们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质性进展。考虑到这些大量的高水平研究,和我们已经确认的早泄(PE)诊断和治疗的3套临床实用指南是《美国泌尿学科学会2004年PE药物治疗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关于男性性功能障碍指南: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以及修正于2009年的《泛阿拉伯性医学学会实用指南(射精异常)》。
其他文献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IR)的一组疾病的聚集.1988年Reaven提出用“X综合征”来描述各种成人代谢病的集结状态.从此引起医学界对这一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的兴趣,如1989年Kaplan将同时具有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减低(IGT)、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称为“死亡四重奏”.此后,有学者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多代谢综合征”
目的:了解综合生育力评估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材料与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3月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401名不育症患者进行自制量表综合生育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性功能版块和精液质量版块.性功能版块内容包括性欲、性生活频率、射精时间、勃起不应期等;精液质量版块包括精液常规及精子功能检测等。  结果:所有患者中精液常规检测正常者182人(45.39%)、异
目的:探讨沟通在辅助生殖技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沟通方法。  方法:将82例IVF(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分两组进行沟通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紧张率下降;满意率提高(P<0.05).  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健康教育中良好有效的沟通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改进护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俗称"试管婴儿"技术,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给成千上万的不孕患者带来福音。但目前成功率仍在40%左右,围绕提高女性卵子质量的研究已有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
男性生殖健康的介绍通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改变内分泌系统的机理已经通过实验动物研究好体内系统被阐明。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一般不太可能揭示潜在的机理。即使如此,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潜在风险,或是由于缺少理论,对于EDC对人类生殖功能和发育的理解是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介绍了男性生殖功能和发育概况,并对男性尿路畸形进行了简述。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活力(a级+b级精子)的影响及不同治疗频率间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83例因弱精子症导致不育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2Hz治疗组,100Hz治疗组,安慰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名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活力及精浆生化指标(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精浆果糖及精浆锌水平)进行对比,通过统计学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精子活力的变化情况及组间疗效
本文探讨了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性功能的的方法和可能性,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组22例有阴茎勃起功能的病人,9例(40%)于术后3-6个月恢复了正常性生活。笔者认为,即便是近期经过TURP的病人,只要仔细地解剖分离,仍可保留局部(至少一侧)神经血管束。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样本取样的改良对提高其检出率的效果。  方法:同时对疑似沙眼衣原体(CT)的187例男性患者作CT检测,一组按试剂说明书上的方法取样本(普通组),另一组在原有取材基础上加上精液沉淀物作为样本(改良组).两组均采用沙眼衣原体快速检测抗原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  结果:普通组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4.58%,改良组的阳性率为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内分泌干扰物复合物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定义为"能够扰乱合成,分泌,转运,代谢,结合作用,或是消除表现在机体的且对自稳态,生殖,和发育过程起作用的自然血生的激素的外源性物质。"笔者对于内分泌紊乱因素发挥其影向的机理的了解已经有所增长。内分泌干扰物(EDC)一开始被认为通过包括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维生素A类受体及其他受体在内的核激素受体来发挥主要作用。现在,理论科学研究显示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化,其成果为正在探索现代化的中医学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目前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基因组学的从结构到功能的日渐整体化的概念及生物学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