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链型、穴状杂多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NH)[Co(NH<)NaSbWO]·15HO

来源 :首届国际华厦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维无限链型穴状杂多化合物,(NH<,4>)<,15>[Co<,1.5>(NH<<3>)<,7>NaSb<,9>W<,21>O<,86>]·15H<,2>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X-ray晶体衍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是以穴状阴离子NaSb<,9>O<,86><18->为建筑块,以C(NH<,3>)<,4><2+>为桥连接而成。其中穴状阴离子作为二齿配体与Co(NH<,3>)<,4><2+>配位。这是首例穴状阴离子作为配体与Co(Ⅱ)配位形成的链状伸展结构。变温磁化率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反铁磁性特征。
其他文献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类特殊的乳腺恶性肿瘤亚型,相较于其他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复发率高、生存率低、预后效果差。目前,缺乏靶向治疗和化疗耐药性是TNBC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也是其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在包括TNB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及化疗耐药性的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同时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流动分光光度法。方法基于用TiO作异相催化剂光诱导还原NO催化KBrO氧化甲基橙褪色的反应。
研究了Ni(SAA)-配合物对KSO氧化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反应。以水杨酸为配位体时,Ni(Ⅱ)的检出限为103μg/L,工作曲线响应浓度范围在1~100μg/L。测定20μg/L Ni(Ⅱ)浓度RSD为2.1℅。配合物化学发光法检测在线镀镍件洗涤排放废水中微量镍可获得满意结果。
以四磺基锰酞菁为过氧化物模拟酶,研究其对HO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雨水中HO的方法,结果满意。
研究了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乙酰丙酮-BrO-Mn-HSO化学振荡体系的新特征,报导了反应条件对振荡体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检测超氧自由基的方法,方法基于分析物对振荡体系的脉冲搅拌作用。
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NF)、盐酸环丙沙星(CP)、氧氟沙星(OF)、盐酸洛美沙星(LM)均可在Ce(Ⅳ)-NaSO化学发光体系中产生响应,据此对上述4种药物进行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诺氟沙星0.33μmol/L,盐酸环丙沙星0.33μmol/L,氧氟沙星0.04μmol/L,盐酸洛美沙星0.33μmol/L。
为了进一步研究[Fe(CN)]作为建筑块合成了氰根桥联的配位高分子的结构多样性及其多种性能间的关系,作者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个新颖的氰根桥联三维网状结构的铁(II)-铜(I)配合物[(bipy)Fe-(CN)-Cu(CN)(HO)](bipy=2,2-bipyridine)1及两个铜(I)一维链配位聚合物[Cu(CN)(bipy)]2和[{Cu(CN)(phen)}]3(p
采用室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NH)SiWO纳米晶体,用IR、XRD、XPS、TEM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平均粒径33nm,比表面积109m/g,热稳定性好,用于催化合成双酚A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本文研究了Al-TiO系反应产物AlTi的形成机理和形貌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铝组分含量较大时,Al与Ti的结合产物为AlTi,优先生长方向为,形态为棒状结构.影响形貌的因素主要有体积分数和反应时的保温时间,随体积分数的增加或保温时间的增加,其形貌由细长状向粗短形演变.
报道了以流变相-先驱物法制备SnO粉末的新方法。首先用流变相法合成草酸盐先驱物SnCO,然后用DTA和TG研究了先驱物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IR光谱表征了热分解固体产物,其为四方晶型SnO;扫描电镜测得SnO产品的颗粒尺寸为300 ~500 nm。流变相-先驱物法为制备SnO粉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