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通学出行选择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bnm123j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规模的扩张和机动车交通的迅猛增长,已经对青少年出行安全和出行方式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寻找中国学生通学出行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探讨与探寻解决当前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学生上学通行问题。本论文选择了中国北方滨海城市大连的一所中学为例。研究成果基于160位13-15岁的中学生问卷调查,通过绘制学生的上学出行路线,分析学生上学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通行出行环境评价显示,影响学生上学出行方式,使其难以步行或自行车或公交出行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校与居住区的空间布局;(2)居住区、学校与公交站点的布局及相互的步行联系;(3)步行环境质量。由此,我们认为,提高学生在短距离内非机动交通出行的比例,减少学生机动车出行比例,要从上述几方面进行调整与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脑性瘫痪患儿主要照顾者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方案(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并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方案对脑性瘫痪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灵活性、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4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的主要照顾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n=7
地物覆盖类型的分类是实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解译的一个关键性技术,而极化SAR影像中极化特征的特性分析则是分类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高分辨率极化SAR影像中不同地物目标极化特征的统计分布进行分析,针对其尖峰重尾甚至偏锋、多峰等特点,引入混合高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建立多特征联合的统计分布模型,同时采用
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旋律是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以维护教育的公平性。在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性上,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教师资源流动是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形成的共识。当前,Z县在促进中小学教师流动上存在体制不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以Z县政府实行的“县管校聘”政策以来,并在此制度下在Z县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通过对“县管校聘”政策
理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党推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具有较窄带宽、可利用的太阳光波长范围宽、无二次污染、易于制备、结构稳定等优异性能。但g-C_3N_4的比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等缺陷使得g-C_3N_4的光催化效率不高。本研究针对以上缺陷,采用SiO_2复合、K掺杂两种方法对g-C_3N_4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并考察SiO_2复合和K掺杂对提高g-C_3N_4光催化活性的协
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天府文化成为决定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彰显成都独特魅力的一面旗
我国现行经济模式来源于计划经济,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初期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多年的实践探索使得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但政府行为仍保留着计划时期的“干预色彩”,经济模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全球流行,在我国属于二类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畜牧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该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根治,人感染
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长期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改善环境,积极探索和制定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碳减排政策。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全国碳交易体系正式启动,这是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主要采取的手段之一。制造业作为高排放行业,应当积极探索低碳生产方式、开展碳减排投资等来顺应国家的减排形式。而再制造以其巨大的节能
背景血友病(hemophilia)是以凝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先天性罕见病。血友病治疗的主要特征为长期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在血友病治疗过程中,血友病患者及家属抑郁和焦虑情况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我国各地血友病治疗现状存在客观差异,区域性血友病患者及家属的抑郁和焦虑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探讨豫北地区血友病患者及家属的抑郁、焦虑情况。2.探讨豫北地区血友病患者以及其家属抑郁、焦虑相关因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