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的不断发展,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其主要任务是工程实践人才的培养。混凝土结构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结构本科教学应重视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训练,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保证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在卓越计划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会议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图利,也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丰富自己,装饰自己的内心:不是为了培养有学问的人,而是为了造就能干的人。因此,我希望能多多注意给孩子物色一位智慧多于知识的老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及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机制,重点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科学素养,全面
以LiNO_3、电解二氧化锰(electrolytic manganese,EMD)、碳凝胶为原料,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碳包覆的LiMn_2O_4粉末。通过XRD、SEM和EDX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包覆的锰酸锂为结构单一的尖晶石结构,颗粒大小均匀,正极材料中碳含量为4.53%。以不同倍率进行充放电测试,碳包覆的LiMn_2O_4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主要归结于包覆碳增强了颗粒间的导电性,
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端基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性研究对于指导聚乳酸改性及聚乳酸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异丙醇、苯酚、1-羟基芘为引发剂,以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被公认为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土木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现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常常会存在课件知识点分散、缺乏整体性等问题,学生无法通过PowerPoi
会议
  传统的结构类课程都有各自的课程实验,这些课程实验彼此互不联系,使得学生难以将这些课程实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实验,达不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将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课程
  基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掌握一些实用工程技术,熟悉岩土工程
江河入海径流通量是影响流域排海污染物通量的关键参数,也是实施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的技术难点.本文对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监测的两项关键技术,即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和流态监测技
  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本文从分析混凝土基本构件常见的形态特征出发,如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特征、不同类型构件裂缝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