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新生儿结局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4年全国围产医学进展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各破膜孕周及分娩孕周的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中孕期ROM保胎治疗对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为不同孕周PPROM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对14中心38个观察点,2010年至2012年间共2720名单胎妊娠PPROM患者的病历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结果 为各个ROM发生孕周和分娩孕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并将各中孕期ROM者分为保胎组和未保胎组,比较其新生儿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运动医学科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运动医学科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临床路径,根据临床路径对本院没有运动医学科工作经验的护士21人和进修护士5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管理。结果 被培训对象培训结束时,全部通过考核,并能在运动医学科独立值班。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培训模式对运动医学科专科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管理,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
会议
目的 加强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习惯的培养,让病人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全面、满意的服务。方法 以实例介绍追踪方法学在护理业务查房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应用步骤为(以一条证据链为例):①发现病人问题;②用追踪法寻找证据,其中包括查找资料、问诊、多学科会诊等形式,收集主、客观证据;③提出护理问题:④拟定护理措施;⑤上级护士审核;⑥组织实施;(护理效果评价;⑧确立下一个追踪部分。依此形成环形结构,达到动态更新,
会议
目的 探讨骨科专业护士分层进阶岗位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围绕责任制整体护理、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岗位职责,以真正解决病人问题,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培养护士核心能力,为构建护士职业生涯晋级搭建平台为落脚点.引进香港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经验,将骨科专业护士培训分为三级,其中初级能力培训对象是具备半年以上骨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主要培养护士的临床基本实践能力与健康教育为中心的能力;中级能
一个重要表述没有任何医学学科象围产新生儿学科那样——同基本国策密切相关——又同生命统计密切相关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会议
目的 调查严重产后不良结局(SMM)在中国西部的发生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妊娠相关合并症对SMM的影响.方法 以四川大学华西妇女儿童医院为协调中心,选择四川省八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统一格式的电子问卷收集2009.1.1-2010.12.31八家医院所有分娩产妇信息.本文首先描述不同特征人群的SMM发生率,单因素分析各个特征变量与SMM的关联.其次在完整数据库中随机抽取
会议
目的 利用纤维束空间分析统计软件分析(TBSS)法研究宫内生长受限(IUGR)患儿的颅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数变化特点.材料与方法 纳入接受常规MR机DTI扫描的90例IUGR患儿及56例适于胎龄儿(SGA),所有的新生儿排除明确的宫内窘迫、重度窒息及低血糖等存在脑损伤高危病史患儿,经常规MR排除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白质损伤等明确的脑损伤.常规MR未见损伤的患儿数据进行后处理,
会议
目的 研究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中、重度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对2012年02月01日至今收住我院NICU满足亚低温治疗标准的中、重度HIE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为亚低温治疗(72小时)联合EPO (1000U/Kg,ivgtt,QOD·14d)治疗的患儿;对照组为亚低温治疗(72小时)和与EPO同等剂量、同样使用方法的生理盐水治疗的患儿.从入院开始记录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
会议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孕早期合并亚甲减的后代神经智力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收录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门诊进行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初产妇进行研究,共筛查了1873例妊娠妇女,采用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筛查并成功随访孕早期亚临床甲减的孕妇60例;按1.2比例选择同批131名甲功正常并且TPO阴性同孕龄妇女做对照,对她们的后
会议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甲基化情况及验证免疫相关候选基因.方法 应用人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检测早发型(EOPE)、晚发型(LOPE)及对照组胎盘组织,用DAVID数据库等分析其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筛选出可能参与PE的免疫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焦磷酸测序.结果 EOPE组相对于LOPE组和正常胎盘组织,总体平均甲基化程度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OPE组和LOPE组筛选出的差异性甲基化基因前三
会议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较自动充气式气囊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至2013年复苏现场中需要进行正压通气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2004年至2009年应用自动充气式气囊进行正压通气复苏的2596名新生儿与2010年至2013年应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正压通气复苏的2913名新生儿进行比较,分别对Apgar 1分钟评分、Apgar 5分钟评分、气漏发生率及颅内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