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污泥减量和碳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来源 :2012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臭氧氧化技术和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相结合,研究了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和碳源回收用于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的可行性。A2/O工艺稳定运行,控制臭氧浓度为50mg/L,对剩余污泥连续破解并投加到厌氧池.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后,剩余污泥中SCOD增加3.5倍,N、P溶出很少;经过臭氧氧化的剩余污泥回流到A2/O工艺能够使生化系统中COD/N和COD/P比值分别提高一倍;臭氧氧化剩余污泥直接回流到A2/O工艺使污泥MLSS减量21.8%,MLVSS减量26.4%,但是对系统脱氮除磷作用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对剩余污泥的热预处理、超声波预处理、臭氧预处理、碱预处理、微波预处理等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着重探讨各种预处理方法对于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效能方面的研究。今后剩余污泥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可以重点研究臭氧和碱投加量对促进剩余污泥中有机物水解产甲烷,以及微波的非热效应对剩余污泥产沼气效能的影响。另外,多种预处理方式的联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方向。
为实现污泥在厂区内减容减量,南京市排水管理处在下属单位南京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构建了一套高干脱水系统,进行污泥脱水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从95%直接降到50%左右,与现有脱水系统相比,污泥减容60%,不仅大幅节约厂内污泥处理成本,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污泥外运处置的成本和难度。
通过对污泥特性的再认识,阐述污泥处理的核心任务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实现减量化。针对降低污泥含水率,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各种方式,指出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是经济性较佳、衔接性最优、环保性最好的方式。围绕深度脱水工艺,总结了当前深度脱水工艺研究存在的误区,提出一种基于化学改性机理的新型深度脱水工艺,可实现出泥含水率低于45%,并介绍了该工艺的机理、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和实际工程应用。
污泥的深度脱水干化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通过对污泥主要处理处置技术分析表明污泥的深度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技术环节。模拟恒压压滤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是较好的表征污泥深度脱水性能的指标。从污泥性质、调理剂预处理、过滤压力及操作、过滤介质等方面探讨了对污泥深度机械脱水的影响。
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其脱水程度直接关系到污泥后续的处理成本及资源化利用价值。电渗透脱水技术对于机械难脱水的污泥是非常有效的,但由于受污泥性质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该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对城市污水厂生物污泥进行厌氧培养,考察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及分布对污泥电渗透脱水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EPS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与电渗透脱水后污泥最终含水率成正相关性;当蛋白质与多糖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技术首次在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应用,污泥处理量为100吨/日.业主单位是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指挥部,系统设计单位是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建设单位是中建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由天津华北工程监理公司监理.2010年8月至9月,通过设备单体冷态调试和系统联合冷态调试,考察了设备的运行工作特性,为系统的热态调试提供基础数据.冷态调
本文介绍了流化床焚烧炉PyrofluidTM污泥焚烧系统的构成及特点,着重阐述了其能量回收和烟气处理的独特设计。同时针对中国污泥的特点,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焚烧路线。全球应用实例证明,该工艺是一种简单、清洁和环保的污泥处理工艺。
;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污泥处理处置难题,从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各种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开发的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ICSTD)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浓缩消化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反应器内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35°时,污泥产气率最高为1.6 m3/m3泥;对本反应器产生的沼气测试其甲烷含量处于54%~75%之间;反应器运行期间污泥比阻从513×1012m/kg降低到202×1012m/kg,污泥脱水性能逐渐变好:对污泥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发现
研究了化工园区污水厂剩余污泥在臭氧氧化过程中,污泥指标及上清液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市政污泥相比化工污泥在臭氧氧化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较为滞后.当臭氧投加量超过0.02gO3/gMLSS时,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混合液MLSS\MLVSS及总COD浓度下降明显,溶解性COD浓度先降低后上升,氨氮及总磷浓度则呈现上升趋势,硝酸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在臭氧投加量超过0.16gO3/gMLSS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