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推进体教融合理念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势下,学校体育要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功能,达到为社会培育人才的目的,必须坚守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初心,认清体教融合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推进学校体育发展,实现学校体育的使命。在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中,体教融合该以怎样的方式"由术入道",努力探寻学校体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体育素养教育:"体教融合"发展的"破局之刃"构建体教融合体系是学校体育承载和解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最为关键的课题。"培养人"作为体教融合之"的",反映的学校体育的根本使命和目标价值,属于"目标层面",其主旨是培养具有一定体育素养的"全面的人",也就是就是体育素养教育。而其实践途径便是体教融合所要实现目标之"矢",即实现体育素养目标的学校体育路径,反映的是教育手段和方法,属于"执行层面"。2.体育素养教育:"体教融合"发展的本质2.1体育素养教育是一种发掘人之生命根性的教育:学校体育要牢守学校体育之根性,盯紧体育素养教育之"的",才能抓住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根性",才不致于在前进中迷失自我。2.2体育素养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彰显的教育过程:体教融合是学校体育对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贯通和落实。体教融合借此有机地将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的人相统一起来,完成与实现体育育人的全过程。体育素养教育旨在以人为中心,促进全人教育的真正实现,促使学校体育转向人、聚焦人、发展人。2.3体育素养教育有效践行素质教育,实现"以体育人"的初衷:"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观念,要在观念、理念上有所更新和突破;"素质教育"又是一种教育目标,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同时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借助于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通过体育素养教育的有效贯彻实施和路径开拓,就可以有效打通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任督二脉",实现"以体育人"的真正发展。2.4体育素养教育是实现学校体育生活化与终身体育的突破口:体教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强调以人为本,让体育成为学生自我发展和终身受益的生活化中的一部分,体育素养教育提倡体育源自于生活,反哺于生活,解决之前学校体育飘然无根、凌驾于生活之上的状态,让体育更好的为个人生活服务,为个人的终生发展和健康生活服务。3.体育素养教育:"体教融合"发展的使命3.1体育素养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国际化人才教育理念接轨的有效锚点体育全球化发展对青少年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体教融合的提出有效迎合了全球化人才培养理念,可以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应对全球化发展的不足,实现学校体育人才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文化传承和世界公民培养的功能,这也是体育素养教育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2体育素养教育是改善国民体质、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关键推动力体育强体育人目标并未真正得以实现,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连年下降趋势,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也动摇了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基石。只有在体教融合得以有效实施前提下,国民体质、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才能落到实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3.3体育素养教育担负"培根铸魂"、培育合格国家公民的重大使命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公民个人素养发展的手段,培养和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创造力,能够自强自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利用体育素养教育途径培育国家公民,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体育素养教育培养合格国家公民必定将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3.4体育素养教育是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体教融合下的体育素养教育在现阶段要勇于认清形势,必须有所担当,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加强横向联系,与德、智、美、劳一起互助互补,坚持体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身心健全""体魄强健"、"情德共育"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素养迅速提高,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之乱象,完成"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研究结论:体育素养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内容庞杂、周期漫长的针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实现的过程。体教融合有效弥补了现行学校体育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教育部门要结合体教融合实施的理念,全方位构建体育素养教育课程,深刻认识学校体育发展的本质,推进和牢牢把握素养教育发展的初心和使命,让学校体育更好的发挥其育人功能。体育素养教育的提出,为体教融合指明了发展的道路,为学校体育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明确了目标、构建了可行性发展路径,是学校体育突破当前困境迷局,实现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以实现的"破局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