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执行与资源环境基础--光绪时期盛京围场捕牲定制的困境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京围场捕牲制度的执行实施,是以围场野生动植物存量为前提,其中鹿只的持续繁衍生息是制度执行的重要基础。围场为清廷各坛庙祭祀大典提供以鹿为主的牺牲、为以皇室为中心的贵族供给日常所需鹿羔产品等,构成围场捕牲制度的主要内容,以鹿群为主要捕获对象的“捕牲贡鲜”成为围场的主要职责。至光绪年间,因鹿群存活量减少势不可遏,捕牲制度陷入被动尴尬的困境。尽管在光绪五年和二十四年间有几番调整,但终致无鹿可捕,捕牲定制难以执行,围场放垦。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捕牲相关部门与定制;(2)围场鹿羔减少与捕牲定制的调整;(3)捕获鹿只定例送省喂养。阐明清廷不断的调整上缴鹿只数额,已经无济于事,鹿只减少的势头已不可遏止,更不能最终解决鹿群存量的自然增加,但的确又使地方将军不得不疲于奔命,以支应捕拿鹿羔的差事,日常管理秩序陷入因动物资源减少的混乱状态之中,无力解决。所以,自然资源环境原本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复杂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很大程度上调整着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关涉到相关制度的执行和为继,过度利用和消费自然资源,会有衰竭的一天。因而,当围场官兵捕牲与周围人们不断捕的合力相叠加时,当人口增加后将森林资源环境改造成农田垦殖的力度加大时,鹿群滋生繁衍周期中断,衰减加速,捕牲成为空谈。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对中华法系概念、特点、意义、未来的再认识,中华法系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相依相存,源远流长,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华法系概念,是百年以来法学界广为运用的经典概念,对认识中国法律传统的继承和更新,对认识世界各大法系的交流和会通,仍有很强的解释力。
新中国成立迄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年头,新中国的刑法学也经历了一个轮回。对于新中国的刑法学来讲,站在六十年的门槛上,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法学的发展历程,科学总结其经验得失,不仅是新中国刑法学发展成熟的应有内涵,而且对于把握中国刑法学未来所蕴含的发展契机,迎接新的挑战,努力开创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新局面,加速我国刑事法治的完善,乃至推动我国整个法治建设和社会的进步,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放弃职责、玩忽职守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按照腐败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可以将腐败分为一般腐败行为、违纪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职务犯罪是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它不仪侵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职人员行为的廉洁性,而且危害改革开放,破坏经济建设,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危及政权核
对于“犯罪客体”及其形成的理论体系,仅从某一个技术角度对犯罪客体进行批评性评价还不足以全面揭示犯罪客体所存在的多方面缺陷与弊端,所以有必要对此继续进行探讨性的批评,以消除其负面的不必要的政治评价表现成分,还法律应有的规范属性内容,为中国刑事法治建设在刑事立法过程中树立“虽价值足灵魂,但规范是生命”的观念,为刑事司法过程中确立“规范先行,价值随后”的原则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设性意见。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由刑事审判庭适用刑事诉讼法审理,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行政案件由行政审判庭适用行政诉讼法审理,这样一种“差序格局”,无端耗费审判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裁判尺度不易统一,而且给当事人造成诉累。进行知识产权的“三审合一”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是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探索,也是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努力争当排头兵的重要举措。
由知识产权本身在法律上和技术上的特殊性所决定,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化审判一直是全球知识产权司法体制的突出特点之一。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以来,虽然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机构的名称经历了从“知识产权审判庭”到“民三、四、五庭”又回复到“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变迁,但对该类案件实行专门化审判的方向并未有丝毫变化。在我国全面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今天,如何改革和调整现行的知识产权司法体制
我国关于“诉前临时措施”和诉中有关制止侵权行为裁定的规定率先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了临时禁令制度,临时禁令制度在适用范围上应覆盖所有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法院审查申请人申请应严格把握申请要件,贯彻听证制度,以免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当的损害。法院处理临时禁令的申请可以依法进行调解。
古代政治制度是王朝国体与政体的集中体现,也是政权赖以存在的政治根基,以及政权得以运作的保障。自古迄今的政治制度均具有两重性,一是传承性,承上肩下;二为变化性,革旧布新。倘若对一个王朝的制度不明,就很难从纷杂的史事中看清它的演进脉络。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政治大端”。所谓“大端”,即大事。先秦以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王朝之大事,自然包括神祗、军事、政治、法律等层面。实践证明,中国政治制度史历来
赵昌虽品位不高,但作为内侍,地位特殊。很早便充当了康熙帝同“老西洋人”  ——耶稣会会上安文思、利类思和南怀仁之间的联络人,密切了他们的关系。在康熙的默许下,他充当了宫廷神父们的“保护人”,且积极参与了熙朝一系列与天主教教会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对中国清史学界而言,因现存中文史料极度匮乏,赵昌的生平事迹殊难考查,任然是一个未得破解的疑谜。  浩如烟海的清档中,迄今为止,人们只见到赵昌抄家的资料一
有清一代,中枢行政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六部之设立,时在金国大聪五年(1631年)七月,文献明载,无可置疑。唯清代官私书籍以此为清朝设部之始,今人治清史、满学者多沿袭不疑,则值得商榷。根据《无圈点档》等文献记载,可知设部与设立六部,既有关联,也有区别,不能等最齐观。部,作为中枢行政机构,早在清太祖时期业已出现,不能因为天聪五年设立六部而忽视其存在,更不应刻意避讳。  清太祖时期设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