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统筹兼顾下的经略海洋——读报随笔与漫想

来源 :2008年全国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明了陆海统筹的方针,并对陆海统筹的实施与探索开拓,弘扬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他文献
从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问题出发,探析发展伦理思想在破解"文化与发展断裂"这一发展难题中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而以发展伦理为视角,研究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发展价值,揭示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包容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探寻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的提升路径.
宰后鱼肉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宰后鱼肉能量代谢和质构变化与肌肉中的多种内源性水解酶相关。本文综述了四种肌肉酶(即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与质构相关的钙激活蛋白酶、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以
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对其饲料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饲料添加物(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和矿物元素)对草鱼的影响,同时对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旨在为草鱼饲料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分析了我国西北、华北干早的原因,海水淡化现状,谈出了“海水西调”设想,介绍了工程通过2000亿吨褐煤资源和渤海海水资源巧妙结合,实现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大循环。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快内蒙古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和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增强国家能源供给能力,也有助于缓解京津地区“沙尘暴”等生态危机,同时还可以为国家更大规模推进海水西送工程摸索工程建设经验、解决技术难题,从而为从根本上
本文介绍了锡盟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明显的优势,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煤炭战略布局,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阐明了开发锡盟煤炭资源,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我国西北和内蒙干旱化的原因,总结了西北增雨三个必要条件,最终,阐明“渤海之水能救中国”的结论。
“引渤济锡”是我国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又一次提出“东水西调”的设想,而且是一项海陆统筹的创新工程。如何看待这项发展战略,本文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总结了中国的海洋五大优势,分析了中国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差距,提出海水西调工程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阐明了“引渤济锡”示范工程,开创了中国全面深层次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时代等观点。
文章对海水浇灌沙漠的后果作了几种设想,并对可能形成的地貌特征给了简单的分析,提出进行小规模实验的建议。工程对水源地的渤海影响也进行了一些分析。
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物种的引入、消失,自然要素和现象的变化,人文景观和各种工程项目的的建设等都将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即生态环境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而一个区域的发展是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为基础的,并使生态环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有关专家提出的引渤济锡工程的构想是从渤海调水到锡盟,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以达到加快经济发展、改善锡盟生态环境的为目的,并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