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晓月湖水质改善在永定河水环境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来源 :第13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见证了08年晓月湖蓄水后水体水质变化过程以及针对晓月湖水质恶化实施的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并通过实地观测、调查,收集了晓月湖蓄水以来水质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资料阐述了晓月湖自08年蓄水以来水污染(水体“水华”)的发展过程及防治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生物酶的作用机理及工程实践。生物酶对主要污染因子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等有较高的去除率,并能迅速提高水体的复氧功能,增加水中溶解氧,明显消除水体及底泥的黑臭现象,黑臭指数显著降低。作者根据晓月湖水污染治理经验,对今后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水景观的水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希望对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水环境健康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Tennant法、7Q1o法和湿周法等3种方法对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河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7Q10法计算的值最小,占其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在15%左右;Tennant法计算的结果占其多年平均流量的比例为30%;湿周法计算的结果与7Q10法的结果相差较小,占其多年平均流量的比例在18%上下。(2)综合考虑认为,按照7Q10法计算的流量是维持河道内生态环境长期基本需求的
通过对永定河下游雁翅、三家店、芦沟桥等重点水文站的水沙分析,研究各站径流量及输沙量的演变规律,对水沙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上游水库的建设及近年来连续干旱对水沙输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各站输沙减少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永定河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勤劳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出了深厚的永定河文化,文化内容涵盖面广、内涵丰富、它与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永定河文化的开发利用也到了一个繁荣的时代。永定河文化的发展,彰显着人类发展的足迹,再开发利用更要注意保护关爱的原则,永定河养育了这里的人们,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开发它,爱护它、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使它的文化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造福于人民。
经查阅相关资料及现场调查,基本查清了房山区境内永定河右堤水文化遗址分布地点、历史年代、历史功能及保存现状,提出了对文物遗址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黄帝城在河北省涿鹿县,它北京城同在永定河畔,相距仅120余公里,却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入文始祖在涿鹿生活、征战。黄帝在战胜各氏族部落以后,在釜山领到了“合符”结盟仪式,完成了中华民族空前大融合、大统一。北京城是古代文明的顶峰,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古人“合符釜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即团结、融合、统一。本文从黄帝城、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的第一大河,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文化是北京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从远古的居民聚落点到原始部落、诸侯方国,进而成为北方重镇乃至发展成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这一切都与永定河息息相关。由于北京城的迁移与扩展与永定河密不可分,因此,它被誉为北京的摇篮。研究、宣传永定河文化,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了北京市的水面蒸发、潜在蒸散发和实际陆面蒸散发,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水面蒸发为1182mm,潜在蒸散发为1100mm,1999-2009年北京市实际蒸散发为409mm,其中山区389mm,平原442mm.在各种水面蒸散发计算成果比较发现,水面蒸散发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法较为合理,施成熙方法、前苏联扎依可夫方法较为接近,但彭曼公式结果偏大.潜在蒸散发采用联合国修正的
本文通过对1954-2008年永定河(北京段)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的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是造成永定河(北京段)径流量衰减、断流加剧、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引起永定河(北京段)退化的关键因素。针对上世纪80年代至今永定河(北京段)下游断流的情况,本研究对1984-2008年断流后的永定河山峡段和平原段分别进行主因子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土地利用类型、
采用室外定点采样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永定河河滨带不同地段上下层(0-10cm、10-20cm)土壤的机械组成.结果表明,永定河河滨带土壤机械组成中主要以砾石含量为主,最高达90.32%,黏粒含量较少,均低于5%,在砾石类组分上,10-20cm含量大于0-10cm,沙粒、粉粒则表现出0-10cm含量大于10-20cm,黏粒含量上下层间变化不明显.上、中、下游砾石、沙粒、粉粒含量变化幅度
水是城市河湖水系生态与环境治理核心和关键,而利用再生水补充河湖生态用水已成为缓解城市河湖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但再生水中含有的大量营养盐分、微量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微粒和微生物,这可能使得回用区及临近区域水生态环境面临了一定的污染风险。本文在对国内外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生态环境用水的应用现状,以及地表水-包气带-地下含水层系统对再生水中污染物的自净及削减作用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再生水回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