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深水区构造演化及其凹陷结构特征

来源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分属两大不同的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即前第三纪基底演化和新生代非典型被动大陆边缘形成阶段。该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是在南海经过两次不同方向海底扩张短期改造而形成的大背景下形成,并受到红河断裂带走滑作用以及菲律宾板块挤压等主控因素制约,经历了陆内裂谷期、陆间裂谷区域热沉降期和非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晚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期三大构造演化阶段。陆内裂谷期盆地结构呈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盆岭伸展构造格局。陆间裂谷区域沉降期裂谷区在现今的南海洋壳区域,北部边缘处于其北侧的非典型被动大陆边缘部位,发生区域性热沉降。晚中新世以来南海边缘海中央海盆造洋作用停滞,发生区域沉降,且印度板块向该区侧向向东挤压、菲律宾海向西挤压,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处于双向挤压状态,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西两侧形成不同风格的构造。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发育三类凹陷,其一是继承性大型凹陷,其裂谷期、热沉降和新构造持续发育,垂向上叠合,形成深大凹陷,主要有白云凹陷、松南-宝岛凹陷、乐东-陵水凹陷,古近系三套烃源岩叠合发育,形成巨大的烃源岩体;其二是早期凹陷,裂谷期发育,呈半地堑式,后期沉降沉积幅度较小,主要有北礁凹陷等。
其他文献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使用地震数据进行定量的储层建模研究,首先建立了测井纵波阻抗与总孔隙度的相关关系,然后开展了地质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在预测岩性方面的优势愈加明显。在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石炭系发育上、下两套火山岩和中间一套碎屑沉积岩。在5 口代表井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对火山岩
参数展开共反射点(CRP)方法以椭圆展开CRP 方法为基础。它引入反映速度横向变化的双参数(下、上行波的平均速度和速度比)来对椭圆展开方法进行优化。结合理论模型计算证实,利用该
核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向其附近海域排放大量的温排水。为了说明这些温排水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程度和验证温排水数学模型计算及物理模拟,需要获取不同季节和潮汐状况下的核电站
本文论述了面向文件、数据库的地理信息共享的作用、特点和不足,讨论了面向服务地理信息共享的过渡模式,分析了Service GIS软件平台在技术上的几点新突破,包括在细粒度组件式GIS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多/高光谱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高光谱遥感数据质量评价流程,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光谱图像“谱像合一”的特点,选择信息量、信噪比、地面分解力、清晰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小卫星,该卫星同时搭载4m全色和32m多光谱(近红外、红、绿)成像仪。卫星从2005年10月27日成功发射以来,获取了大量的对地观测图像,
介绍了地面成像光谱辐射测量系统(Field ImagingSpectrometer System,FISS)数据获取流程与数据存储格式,对获取的原始DN值的辐射定标与光谱定标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FISS系
河北省国土资源移动执法平台基于SuperMap GIS开发,主要实现应用GIS、GPS以及RS技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管监控。该平台包括移动执法监察系统、执法监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两大
城市建设用地趋势预测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指数模型、logistic 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线性回归等数据分析模型是进行城市建设用地趋势预测的常用模型。采用上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