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模型

来源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问题,基于数量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多智能体管理与优化决策模型。模型中将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多个单元,分别建立智能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区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和系统适应性管理智能体。除考虑气候变化、火灾、病虫害、人类破坏活动等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外,首次将适应性管理措施对生产力相关因子的作用纳入模型;同时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分散管理的现状,建立了动态双层优化决策模型。论文还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适应性管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计算模型。
其他文献
面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种种危害,低碳经济概念日渐清晰。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矛盾突出的城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本文主要对唐山南湖生态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林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发展城市林业能够成为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城市森林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可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逐渐增多,灾害频繁,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经济造成了极大威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被广泛提出,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然而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
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与森林碳汇的关系、森林碳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云南省思茅区中低效林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碳汇价值进行了估算,认为优化森林资源培育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贡献,低碳化是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提出增加森林面积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培育高碳汇林分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贯穿于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活跃的碳汇交易市场将推动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等四个观点。
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是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促进甘肃省安定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本文介绍了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背景,结合安定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了该地区参与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优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木本油料植物开发生产的生物柴油及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缓解我国巨大的能源压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草本油料植物、废弃油脂、木本油料植物等原材料有开发转化为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利弊,指出了林木生物柴油产业化开发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分析了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工业化和规模化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政府制定对生物质能发展的补贴政策、引导生物柴油消费倾向、进行试点示范等措施,完善林木生物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把低碳经济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化是大势所趋,林业应主动寻求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蓬勃发展的森林旅游业需要解决低碳化问题。国际低碳化的压力、森林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低碳旅游意识的提升等都将促进森林旅游低碳化的推进,但在实践中,需要旅游企业实行低碳化运营,需要引领旅游者低碳化消费,还需要政府的低碳化激励。
本文通过对尤溪县联合梯田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该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为当地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确凿的依据。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露出不容忽视的生态及社会问题。本文试从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面影响,以及维护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本研究基于对江西省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林地流转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承包年限、林地边界是否清晰、林业经营风险、林改前的经营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林业投入、林业收入增加程度在不同程度上、不同方向上影响农户选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