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网络教学与传统生理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并将网络教学作为传统课堂的教学的有益辅助手段,应用于生理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生理学课程创新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网络批改平台的组成进行了概述,并对实验报告批改网络平台的优点进行了阐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招生制度改革,运动训练专业等运动员学生增多,针对运动员学生紧密结合运动实践的《运动生理学》教材还缺乏。《运动生理学》是体育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体育运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体育学院国家级特色示范专业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建设一本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相适应、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用性教材,本文采用调研法、文献法和教学实验法对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等进
高校教研室是教学、科研、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行政秘书岗是负责处理教研室综合事务的岗位,是教研室行政管理层与师生员工间之间的桥梁。本文从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做好高校教研室行政秘书工作对策。
在长学制临床医学生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与早期接触临床一样,早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接触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是不可获缺的训练手段,可能对学生后继学习及医学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开展探索性实验设计并实施科学研究的实践进行了概述,就机能实验设计课之首要环节“实验设计题目(科学问题)的选择”进行了阐述。
目前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者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强化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即“教师一学生”为“主导一主体”的结构,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本文从教学目标、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循环基础与心血管疾病课程的整合进行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生理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国现有医学教育体制下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生的团队合作较差,写作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较差,沟通能力较差,专业阅读量较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等。混合式学习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段和重要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混合式学习方法的发展背景以及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混合式学习所要做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间,为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从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了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动物生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本文分别从教材编写、学生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为了响应教育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教学改革,从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