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结构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晶石型LiNi0.5Mn1.5O4(LNMO)具有电位高、能量密度大、倍率特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下一代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1].研究表明,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电极材料的电荷转移动力学、离子扩散速率及储锂性能,进而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D-麦芽糖中含有八个羟基,当作为添加剂时,其浓度的高低可以控制反应物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抑制产物快速成核,因而可以较好地控制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尺寸[2].本文以D-麦芽糖为添加剂,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椭圆形α-Mn2O3(Fig.1a),并以其为锰源,以LiOH/Li2CO3(摩尔比0.74:0.26)为锂源,采用熔盐法制备分级结构LNMO纳/微球.从SEM图可以明显看出,得到的LNMO保持了前驱体形貌,且粒径有所减小,是由10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Fig.1b).电化学测试表明(Fig.2),LNMO具有优异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在1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9.5%.
其他文献
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作为生物体能量的载体和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糖类分子是如何在体内进行作用和代谢一直是糖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1]。而了解这些过程的关键则是能否直观和有效地了解糖类分子与生物分子的作用过程,运用有特殊光学功能的细胞标签或者生物分子探针来跟踪活体细胞环境中的生物分子是揭示其作用机制的关键[2]。我们以葡萄糖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糖衍
锂硫电池硫正极具有比容量高,价廉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受限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绝缘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多硫化锂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等特性,仍存在硫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性能差等缺点.高的导电性和多样性,碳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载体而得到了广泛研究,我们设计了不同结构的介/微孔碳载体来负载硫,并研究了其在锂硫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性能.(1)通过微孔碳载体(0.5nm)的
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Wh/Kg,具有廉价易得,环境友好的特点,所以锂硫二次电池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1].但单质硫本身导电性极差,且容易形成多硫化物溶解进入电解液中,制约了其利用率和循环性能[2].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制备的石墨烯(GN)、碳纳米管(CNT)和硫的甲苯溶液为主体材料,通过湿法球磨和热熔法制备正极复合材料GN/CNT/
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复合,使两者分别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无论在轴向和纵向都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速率,很快就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1-2]。本课题组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并采用不同的还原方法(化学还原及热还原)获得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热还原的复合膜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柔韧性较差,而化学还原的膜材料虽比容量较低,但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点,而具有三维微纳化结构的材料能很好的起到稳定结构、缓冲体积效应的作用~([1,2])。在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尖晶石型ZnCo2O4,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ZnCo2O4介孔孪生球和立方块微纳结构,同时根据不同时间形貌的变化,研究了前驱物碳酸盐孪生球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了“多步分离-原位溶解-重结晶”的碳酸盐晶体生长机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的快速扩展,对锂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有限的锂资源和较高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固定式储能中的应用。与锂同族的钠,其丰富的储量和价格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钠离子电池被认为可以与锂离子电池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类二次电池[1,2]。由于钠离子比锂离子半径大,目前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大多并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尤其是商品化的石墨负极材料[
随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及其微纳器件的潜在应用需要与之匹配的微型储能装置为其供能,而超电具有输出功率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工作环境安全等优点而倍受青睐.但是应用的前提需进一步提高微型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石墨烯量子点(GQDs)基微型电容器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快速的频率响应而被我们课题组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构筑 GQDs//MnO2非对称电容器,并在离子液凝胶中测试了其电化学行为.图 1-a
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中通常采用的低功函阴极因对水氧敏感而导致器件长期稳定性欠佳.因此,开发可溶液加工且具有高稳定性的阴极界面材料有助于聚合物太阳电池稳定性的提高,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本工作中,我们将乙酰丙酮锆的乙醇溶液直接旋涂于活性层上,无需任何后处理便直接得到阴极修饰层.该修饰层在经典的P3HT以及目前广泛使用的窄带隙D-A共聚物体系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光伏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基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其微观结构呈片状,厚度为一个碳原子,由碳原子以 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晶格构成.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超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3].但是由于石墨烯片层间的堆积使其实际的表面率大幅度降低.本文利用碳纳米管作为插层化合物.对苯二胺为共价连接物,通过化学键连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从而增大石墨烯的比表面利用率[4].本文中,首先对酸化的碳纳米管以及 Hu
A search in the Thomson Reuters Web of Knowledge in January 2012,with the terms “organic solar cells/organic photovoltaics” was used to compile a list of 8962 papers written by 15374 individu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