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γRs在ITP中的表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其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P是最经典的一种FcγRs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未有HD-DXM对ITP患者Fc γ Rs系统影响的报道。检测初诊活动性ITP患者HD-DXM治疗前后、健康对照单核细胞Fc、γRI、Ⅱ(Ⅱa+Ⅱb)、Ⅲ表达及Fc、γ RⅡa及Ⅱb mRNA及蛋白表达;检测ITP患者治疗前后单核/巨噬细胞对致敏自身血小板吞噬能力变化及Thl/Th2细胞因子平衡变化;体外检测ITP患者单核细胞在DXM存在情况下培养时Fc γ RⅡa/Ⅱb mRNA表达变化,探讨HD-DXM影响Fcγ Rs系统变化的可能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血细胞减少症,常用药物强的松、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疗效不够理想,或虽有效,但继续或减量后失效,且伴诸多不良反应,而疗效可靠的中成药品种很少,故迫切需要研发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在前期医院制剂升血灵胶囊(人参总皂苷),临床应用15年,疗效良好而无明显副反应。单用治疗ITP、再障和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5.6%、69.7%和77.4%的基础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最早发现于骨髓微环境中的干细胞,适宜的条件下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成体细胞。MSCs及其分化的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的主要支持细胞。MSCs借助细胞因子和/或细胞间直接接触,调节大多数造血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破骨细胞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成体细胞,它们大部分定位于骨髓微环境中,分泌多种酸和溶解酶来降解骨组织。在机体代谢稳定时,只有少量的破骨细胞生成,与成骨细胞相协调,参
生长刺激因子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HSC)可以一定程度上获得HSC数量上的增加,但是传统的HSC体外扩增培养体系却使得HSC-部分重要生理功能丢失,如长期植入能力以及各系列血细胞重建能力。而HSC的衰老和HSC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mTORC1是近期研究中发现的控制细胞生长与衰老平衡的重要通路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探讨mTORC1在小鼠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过程中对造血干细胞衰老和对造血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干细胞能否顺利归巢、植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关系密切,同时干细胞归巢涉及趋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对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相互关系,归巢过程及其相关分子和信号传导途径作一综述。
本文分析了2011年6月到7月间我院血液科收治了两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诱因及治疗的经验体会。
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高表达,被认为是CLL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本室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并采用全新的分析方法判断CLL患者中CD5+CD19+细胞中ZAP-70表达,建立一种判定ZAP-70表达的更为规范可信的分析方法。
目前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aemoglobin basedOxygen Carriers,HBOCs)的设计思路是形成稳定的、较大体积的血红蛋白,防止经肾小球过滤造成的肾毒性。同时,也引入其它修饰防止对血管内皮细胞NO清除(NO-scavenging)引起的血管收缩及高血压的不良反应。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HBOCs产品在欧洲上市或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为了推进人造血红蛋白类氧载体的研究工作,本文
对中国血友病FⅧ抑制物阳性患者免疫因素(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等)进行初步研究,进一步明确FⅧ抑制物产生的免疫相关机制以及与欧美的差异,有助制定预防FⅧ抑制物产生、诱导FⅧ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案。
血友病B( hemophilia B,HB)是凝血因子Ⅸ(factorⅨ,FⅨ)基因突变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本研究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6个山西籍汉族无关HB家系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FⅨ基因进行了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检测,探讨HB家系先证者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及分子发病机制,对进行携带者诊断。
本文对遗传因素在中国血友病患者FVⅢ形成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目的;方法;结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