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的运动和传递(5) --最低热质能耗散原理和热质运动方程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热量传递问题,过增元基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提出了热质说.因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可以视为它的动质量.类似于光子和声子,它可以视作为一个热子.热量就通过热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传递.在非平衡热力学中,存在最低能量耗散原理,根据该原理可以导出热传导,扩散及粘性流动等不可逆输运过程的方程式.当采用热质说对传热现象进行描述时,发现热质的运动也满足最小作用量原理:最低热质能耗散原理,根据该原理可以推导得出热质运动的动量守恒方程.
其他文献
  本文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MEMS器件的微尺度测量系统,可以在受载状态下实时检测MEMS器件的面内位移、离面位移和三维形貌,给出了几个典型的MEMS器件面内位移、离面位移和三
  本文先利用真空对靶磁控溅射镀膜法制作了50-150nm间不同厚度的钛/聚碳酸脂和钛/有机玻璃薄膜,然后设计了新的对中受压加力装置.最后在外加单向压缩应力和残余应力的联合
会议
  本文采用先进的现代光测技术,即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ImageCorrelationMethod)对修复后磨牙和正常后磨牙在模拟的牙周组织中的位移和应变进行了测试,并比较了二者的
  本文拟在对CFL 增强RC 梁实施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CFL 增强RC 梁疲劳寿命的试验推定方法,并探讨其疲劳破坏机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电路由呈星状分布的12对以非晶态合金圆丝为芯的线圈组和多谐振荡桥路两个部分所组成,探测一块永久磁铁的位移量,具体介
  本文针对剩余模态力损伤定位算法不能定量识别结构损伤程度的不足,从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出发,尝试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能理论的损伤程度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二者
  本文对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以单机和系统级相结合,初样和试样阶段相结合,可靠性增长试验和预鉴定试验相结合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实践证明,以
  本文在四光束云纹干涉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利用初始微载波条纹在试件变形前后的变化进行全场平均应变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其原理,并利用实验和数字图像处
文章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引导舆情德育工作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站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高度,在考虑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优势资源,以多
  对四种农林废弃物(小麦秸秆,棉秆,花生壳和白松)进行了TG和DSC分析.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低升温速率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模型:分阶段平行反应模型.采用四阶经典Ru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