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泥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缓解疼痛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采用中药泥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疼痛效果的临床观察,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全面、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其中采用中药泥灸疗法治疗组35人,对照组25人。对两组患者采用视觉类比评分对疼痛进行评分,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耳穴揿针对中风恢复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中风恢复期伴高血压患者,并将50例患者按观察表序号以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生活起居护理等常规护理手段,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采用NHI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收缩压下降程度。
会议
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会议
目的 探讨温灸治疗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促进胃肠排气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在硬腰联合/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温灸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取温灸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灸治疗可以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明显缩短经皮肾镜碎石
会议
会议
目的 评价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疼痛和胃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纳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5例。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疼痛指标。
会议
通过对《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政策及中医护理发展相关文献的解读,文章分析了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护理专业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和思考。
目的:探讨适应研究型医院临床需求的中西医结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通过科室推荐护理部考核方式选取我院工作年限在5-10年的护理人员126名进行统一的中西医结合培训,并以问卷及考核形式进行评定。结果:护士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规范化中医操作技术实施,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辩证施护”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提升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率。
会议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以指导护理工作者为混合痔术后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2016年4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措施,给予艾灸、耳穴埋豆以及情志调护,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会议
目的 探讨社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家庭照顾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配合基础的康复训练,在缓解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出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并伴有痉挛性瘫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卒中后遗症护理,每日继续进行常规患肢被动运动,抬举外旋及内旋,行走训练,持续性的牵张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属每日继续采用经筋推拿,按摩患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