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育胞方对慢性应激致大鼠子宫内膜低容受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第六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ver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解郁育胞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妊娠率、平军着床点数的影响,以及对血清β-内非肽(β-EP)、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胞饮突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应激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节机制. 方法:8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分层法随机分为5组:A正常对照组、B应激组、C应激+5.6mL/kg药物组、D应激+11.2mL/kg药物组、E应激+22.4mL/kg药物组.除A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建立慢性应激模型.于刺激第15日开始,D组每日9:00给予解郁育胞方溶液(相当于生药1g/mL)灌胃,给药容量为11.2mL/kg;A正常对照组、B应激组灌服等体积纯化水(11.2mL/kg);C组、E组分别按D组折算临床有效剂量的1/2和2倍给药,给药容量5.6mL/kg和22.4mL/kg,每日1次.5组大鼠分别于第28日16:00按照雌:雄=2∶1合笼,经阴道涂片确认妊娠后第4日停药,当日16:00处死大鼠,检测血清β-EP、子宫内膜VEGF含量及子宫内膜胞饮突成熟度. 结果:平均妊娠率和着床点数:各组经过10日合笼,B组和C组各有1只大鼠仍未妊娠;与B应激组相比,D组和E组的平均着床点数明显增高(P<0.05).②血清β-EP含量:与A正常对照组相比,B组、C组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D组、E组与B应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组、E组的β-EP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VEGF的表达:VEGF主要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部分间质细胞有弱着色,各试验组表达强弱不一.与A正常对照组相比,B应激组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E组与B应激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④透射电镜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饮突表达:与A正常组相比,B应激组、C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B应激组比较,D组、E组的胞饮突评分明显高于B应激组(P<0.05);D组、E组的胞饮突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 结论:解郁育胞方能有效的改善或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清β-EP值,降低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增加机体抗应激能力,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②解郁育胞方高剂量能明显提高慢性应激大鼠子宫内膜中VEGF表达水平以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胞饮突成熟度.推测,解郁育胞方通过平衡体内由于紧张应激导致的β-EP分布,提高子宫内膜VEGF表达水平及内膜上皮细胞的胞饮突成熟度,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大鼠妊娠着床点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对卵巢低反应病人基础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安慰剂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传承及弘扬名老中医学家的学术思想. 方法:收集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
会议
滑胎(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上分三型对其辩证论治,分别为脾肾亏虚型、肾虚血虚型、肾虚内热型,以健脾补肾、养血补肾、清热补肾为法,用验方固胎汤、养血固冲汤,保阴煎合寿胎丸加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可靠、满意的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PV)、上皮内瘤变(CIN)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 方法:利用"铬酸复方紫草油消炎生肌散"局部外用治疗宫颈人乳头
会议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习称"更年期综合症",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
会议
目的:探讨回回药方五真汤加减对卵巢早衰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妇科门诊卵巢早衰患者85例,应用五真汤加减周期疗法,观察其用药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疗效.结果:85
目的:运用补肾调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经临床筛选收集符合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诊断的30例患者,治疗三个月经
会议
目的:观察益肾促卵汤对卵巢功能低下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9、Apaf-1的影响. 方法:选取13周龄,性成熟,体重240±20g,健康清洁级SD雌性未孕大鼠40只,采用随机
会议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大鼠阴门开启时间及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1日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大鼠自22日龄起,每天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由于辅助生育技术(ART)的需要或排卵障碍对育龄妇女进行控制性促排卵药物治疗所引起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多发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