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旱獭和谢氏山蚤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来源 :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动物间鼠疫流行活跃的自然疫源地,同时也是我国人间鼠疫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及其寄生的谢氏山蚤分别是此疫源地中的主要疫源动物和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学属性,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鼠疫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集一只雄性喜马拉雅旱獭的脑和肝脏样品,同时从其巢材中收集100只雄性谢氏山蚤,利用Illumina High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分别测得一份转录组数据.从喜马拉雅旱獭脑和肝脏中得到的clean reads总数分别为24,802,189和25,901,354 bp,而从100匹谢氏山蚤中得到总序列数为85,762,504.
其他文献
  为了解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在越冬期的食物选择与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采集了67个高原鼢鼠的冬季粮仓及环境样方,分析高原鼢鼠对每一种植物的选择指数,将其分成三
基层公务员、定向考录职位rn《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各地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服现役满五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招考;服现役满五年的高校
期刊
  鼢鼠类啮齿动物营地下生活,分布于草原、森林和灌丛,当其种群密度超过环境容量会造成危害。鼢鼠地下栖息习性造成鼢鼠难以捕捉,目前对于鼢鼠的研究多限于间接手段研究,直接研
  本研究使用12个采样点114个黑腹绒鼠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序列和7个地区120个标本的形态学数据研究黑腹绒鼠的形态分化与亚种分类.结合GenBank中的12条cytb序列,共计126
会议
  寄生物是调节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的因子之一.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可影响寄生物的感染.本研究以根田鼠为对象,在野外围栏条件下测定了根田鼠肠道寄生物种类及其感染率,并
会议
  种群调节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有两类因子试图对小型哺乳动物种群波动进行解释:一类强调外部因子(如食物、捕食者、气候、种间竞争和寄生等)对种群数量的调节作用,另一
  以线粒体DNA片段为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17个种群共130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 leyi)和副规新蚤(Neopsylla paranoma)物种对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得到高原鼢鼠的DNA序列全长
“磨刀石”其实是一个人.他是我新兵连同班战友,同住一个屋,同吃一桌饭.rn他叫王福双,个不高,一脸黝黑,身体健壮,老家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新训结束后下连,侦察班是连队最重要的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那一年,我们营房正门口的马路对面,I多了一个修鞋铺,起名“荣军鞋铺”,主人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rn店内店外就他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