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梗阻性黄疸致肝细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受损与术后肝内胆汁淤积发生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梗阻性黄疸肝脏细胞UGT1A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相应的临床生化和病理变化,探讨人胆道梗阻过程中肝脏代谢胆红素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了解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需要行肝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切除肝脏组织68例.依据患者主诉的黄疸发现时间至手术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术前检测ALT、AST、GGT和TBil,术后检测Tbil降至正常水平所用时间,并计算其TBil下降率,肝组织病理改变,并采用RT-PCR及Westem blot方法检测UGT1A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高,且不易预测,重点在于预防和早期诊断.本研究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
会议
目的 观察并分析术益纱在预防肺癌手术并发胸腔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果.方法 3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止血材料,医用即溶止血纱布(德纳泰)组在关胸前用德纳泰覆盖手术创面,术益纱组在关胸前用术益纱覆盖手术创面,观察并比较术后24、48、72小时(h)胸腔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
会议
目的 Bismuth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难度大,原则上应合并半肝切除.为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我们采用导航外科方法,根据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胆道成像,准确判定癌肿部位及侵润范围,实施精准肿瘤切除.方法 本组3例Bismuth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应用导航外科方法,施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右肝管空肠Rouex-Y吻合术.
会议
The mammalian forkhead box (Fox)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M1b is implicated in tumorigenesis.However, the presence of expression and role of FoxM1b in gallbladder cancer remain unknown.Therefore, we in
会议
目的 探讨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A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于2007-2010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标本74例.12例正常胆管组织取自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管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D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组间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采用Spear
会议
目的 探讨胆道损伤一期修复后胆道狭窄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对比1996-2010年间收治的67例胆道损伤一期修补病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胆道支撑管分为2组,A组21例,一期修复并经胆囊管向胆总管内置管减压引流;B组46例,一期修复术并常规行修补段胆道"T"型管支撑.两组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会议
目的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和2011年我科联合应用腹腔镜和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32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明确胆总管结石.
会议
The 14-3-3proteins are highly conserved, ubiquitous molecule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biologic events, such as cell cycle control, and apoptosis.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14-3-3 incholangiocarcinoma
会议
目的 分析慢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的原因及如何提高胆囊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但术前及术中误诊为胆囊癌的3例临床病例.结果 3例患者术前CT或MR均诊断为胆囊癌肝内转移并结肠或十二指肠侵犯,术中均见有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与肝、结肠或十二指肠、大网膜等周围组织粘连.3例均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右肝部分切除+肝总管或左、右肝管空肠R
会议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术后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胆道梗阻及再通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谷氨酰转肽酶(GGT)、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观察胆小管变化;FITC-Phalloidin显示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微丝的分布变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