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有创动脉血压的护理,体会有创血压监测在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 例入住ICU 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性左桡动脉血压监测.结果 20 例患者均未出现意外脱管、导管堵塞、感染、空气栓塞、出血及血肿、远端肢体坏死等护理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2h 至7d.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研究.
会议
目的 通过三种血压监测方式在危重症患儿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的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60 例危重症患儿在不同病情发展阶段分别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人工听诊测压及多参数监护仪测压(无创血压)三种血压监测方法,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会议
Objectives Hypertonic sodium lactate(HTL) expands intravascular volume and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substrate for cellular metabolism.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HTL,hypertonic saline(HTS),0.9 %(norm
会议
目的 评价重症急性左心衰竭采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 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 例单用吗啡治疗,观察组36 例采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会议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的骨髓穿刺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快速高效且经济便捷地建立急救输液通道提供参考.方法 对15 例院前急救中需要快速建立输液通道的休克危重患者,在胫骨上端部位,分别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骨髓穿刺输液.
会议
目的 探讨PICCO 指导下的肺水管理在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SAP 所致ARDS 患者92 例,根据肺水管理方式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在PICCO 指导下的肺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序贯通气组,44 例,年龄43.2±7.8 岁)与对照组(无PICC
会议
目的 判断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VIVC)对合并存在休克的重症患者容量复苏是否具有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6 年4 月收治于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存在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共46 例,于30min 内静脉输注林格液500ml,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根据补液后主动脉流速时间指数(VTI)的变化分组,VTI》15 %为有反应组(25 例),VTI〈15 %为无反应组(
会议
目的 探讨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120 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性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结果 120 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100 例患者经抢救成功,20 例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会议
目的 探讨PiCCO 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方法,纳入2015 年8 月至2016 年1 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88 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和CVP 持续监测患者补液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会议
目的 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在休克危重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SICU 内2011.5-2015.10 月期间实施PICCO 监测的27 例休克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休克类型,指导、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并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转归.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