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预后研究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hioredoxin reductase-2,Trx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手术后NSCL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xR2的表达,分析Trx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 结果 TrxR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rxR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吸烟指数、肿瘤组织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随访90例患者发现TrxR2阳性+强阳性组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P<0.05). 结论 TrxR2在NSCLC中高表达,有望成为NSCLC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AE)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例经病理确诊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病病因、发病机制不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有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沿两肺支气管血管分布的多发结节、磨玻璃影,结节多小于1cm,胸膜下区多见;病理学检查特征主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胞浆内多见空泡、核内包涵体以及透明样、黏液样或软
目的 探讨S100A8/A9在烟熏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所致COPD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烟熏加内毒素处理1月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和BALF中S100A8/A9蛋白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S100A8、S100A9、TLR4和MyD88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
目的 泛素-蛋白酶体(UPS)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途径之一,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除了降解损伤的蛋白质,还可作用于转录因子及体内某些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和炎症等机制.当前针对UP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逐年增多,了解二者的关系对于COPD的发病机制探索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本文回顾近10年针对UPS研究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治疗的72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及噻托溴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气管
目的 通过介绍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并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1例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该例疾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分析其流行病学、病理特点、临床诊治及预后。结果 胸部CT:右肺下叶新生物;右肺上叶前段病灶。纤支镜:左肺上舌段开口见菜花样新生物,右上支气管粘膜充血,右中间支气管开口处肥厚性狭窄。免疫组化:(左上叶舌段)鳞状细胞癌,(右肺中叶)小细胞癌。肺功能示:阻塞为主的中度混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普萘洛尔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卡维地洛组、顺铂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顺铂组,分别行MTT、划痕愈合实验、RT-PCR及ELISA检测,比较分析不同组别间细胞增殖率、迁移力、VEGF和MMP-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相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作用
目的 通过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初步探讨PNI在评估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计算PNI=血清白蛋白(g/L)+5×淋巴细胞计数(*10^9/L),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多种潜在的预后因素对OS的影响.结果 P
目的 联合肺结节患者临床特征、结节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清生物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提高对肺结节良恶性判定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5.03-2015.11月于我院门诊首发的直径小于30mm的肺结节患者,记录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并在其接受任何治疗前收集其外周血血清.并对其随访,后期有51例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获得了病理信息.回顾性分析51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检测血清学指标:
目的 研究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中循环miRNAs的表达的情况,以及他们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RC(qRT-PCR)在训练集中检测115名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组的术前血清样本中的miR-15b-5p的表达量.用荧光量子点液相微珠在验证集中进一步确认在91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6名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中miRNA的差异性表达.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选择最佳
目的 肺癌患者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肺癌诊治重点.定位于内质网,参与内质网应激,而后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cn3与肺癌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方法 以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临床资料及手术切除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Rcn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研究示:1.肺癌组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