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余震震源机制的分段特征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Mw7.9地震,地表破裂带结构复杂、破裂长、同时兼有逆冲和右旋走滑分量,反演破裂过程多次5次不同性质的子事迹构成.汶川地震序列的余震众多,最大震级仅有Mw6.1、6.0。大量余震应当发生在主震破裂面的两侧,被很好的记录.它们既应当表现出主震的继承性运动,也会显示震源体内部应力的调整和能量的重新分配.因此可以由大量中小余震提取构造应力场和震源断层的信息.主要使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并补充临时台网的资料,读取直达波P、S的最大振幅,采用层状介质点源位错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拟合观测振幅比,反演得到2020次3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取哈佛大学发布的CMT解的最佳双力偶解,对比了12个解,2者基本一致.时间从2008年5月12日起至2008年10月5日止,包括序列主要的释放过程,空间覆盖全部震源区.
其他文献
利用汶川地震之前(2008年1月1日~5月11日)周至深井地下水位M2波对理论固体潮M2波相移的平均值,计算出周至深井的渗透系数为1.4115×10-14m2,与周至井抽水试验得到的渗透系数8.1491×10-14m2为同一个量级,说明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来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的方法对周至井是适用的;汶川地震之后,M2波相移发生明显变化,由地震之前的-2.4155°增加至0.9662°,变化
本文首先充分考察了地震地下水观测台网及钻孔体积应变观测台网的基础条件,选择观测条件优秀的阜新台钻孔体积应变与同井观测的井水位变化进行分析。该井距离汶川地震2000多公里,与汶川地震分属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含水层岩性中生界花岗岩和太古界花岗片麻岩,裂隙水具承压性质。钻孔体积应变和水位陡能记录地球固体潮信息;也同时都记录到了汉川地震引起的阶跃变化。提取了水位和体积应变记录的不同固体潮信息成分,分析了
地震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同时,修建大中型水库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获取必要的能源.然而,水库载荷可以对附近断层有一定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水库将有可能触发地震.所以,必须对水库的地震触发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讨论水库蓄水过程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的物理机制,就水库蓄水对库区断层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水库载荷对断层的影响主要是与断层的物理性质、位置及其所受区域应力场作用的滑动方向等因素有关.作为初
6个中国大陆6.5级以上地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率谱信息增强现象,并且这种增强现象能持续到震后一段时间,特征周期有所不同,介于10~60天,大部分为30天。具体表现为处于相对潮湿(低海拔地区)的地震特征周期较短,特征幅度变化较小,特征幅值变化范围面积也较小,而处于相对干早(高海拔地区)的地震特征周期相对较长,特征幅度变化相对较大,特征幅值变化范围面积也明显要大得多。这极可能与所处区域天气系统中高
本文详细评述了各种基于地下水观测计算原位B值的方法的优缺点,在充分论证计算B值所需的不排水条件的满足程度的基础上,基于水位-固体潮理论方程提出了一种计算Skempton系数B的较为合理的新方法:从水位一固体潮资料中提取M:波信息来计算。之后,把上述水位一固体潮求解B值的方法运用于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水观测网的数字化观测水位整点值观测资料中,求解地震前后的B值。计算表明,在中间场范围内,汶川地震前的B值
断层附近容易引起地应力的集中,当周边存在一定封闭条件的饱和含水岩体,应力作用将使孔隙流体压力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断层周边有效应力,影响围岩及断层抗剪强度.因此研究断层附近孔压分布变化有助于了解有效应力的分布和变化,对观测井的选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2D,模拟一定区域内,断层与饱水岩体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走向与主压应力方向以及渗透性差异对附近孔压分布的
"5·12"汶川地震产生了迄今为止板块内部逆断层型地震地表破裂样式最为复杂、长度最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川:西起汶川县映秀镇西三江口镇北东的麻柳村附近,东止于北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大型基岩崩塌体附近,整体走向N42°±5°E,长度约240±5 km;地震地表破裂带可分为兼有右旋走滑分量但以逆冲推覆为主的映秀段和同时兼有右旋走滑和逆冲运动分量的北川段。其中,映秀段段长约112 km,最大垂直位移6.2±0.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然而,历史地震记录与活动构造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并不是川西地区活动最剧烈的断裂带.与活动水平相对较弱的龙门山断裂带相比,同一区域的鲜水河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的活动强烈得多.为了研究汶川地震发生的动力学原因,本文对川西地区地震矩的积累-释放过程进行仔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川西
本文利用丰富的地震观测数据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汶川地震及部分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结合前人对汶川地震及余震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北段余震的发震构造比较复杂,除了中央断裂和青川-平武断裂之外,还存在一个斜跨青川-平武断裂呈北西-南东方向的隐伏断层参与了北段余震的发震过程。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推覆断裂带上发生了Mw7.9汶川地震.龙门山推覆断裂带从北东到南西可分为北、中、南三大段落: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的青川断裂、林庵寺断裂、江岫断裂为中更新世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不活动;与之相反,中段的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和双石—大川断裂晚第四纪曾经有过活动,耿达—陇东断裂活动情况尚不确定.虹口和龙门段主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