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入射技术原位探测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相态转变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和微相分离行为对器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分子排列调控和机理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利用了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掠入射广角X 射线衍射实时探测了PFO-b-P3HT 薄膜中的相态转变以及微相分离形态结构。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能满足可穿戴设备使用要求的高性能柔性力敏传感材料。它是一种可以贴附于各种不规则对象的表面,能够感知材料表面作用力(压缩、弯曲、拉伸、扭曲等)的功能材料。
通过拓宽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光谱吸收,能有效地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了更好的匹配太阳光的辐射波长,首次使用富勒烯受体PC71BM、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ITIC 与有机共轭聚合物P1 共混,制备出高性能的三元共混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通过热硅氢加成和聚合反应制备出了光致发光多孔硅纳米晶体(Vinyl-POSS/ncSi)聚合物复合材料.实验结果发现:该复合材料不但具有保持POSS 的笼型结构完整性不变,而且随着Vinyl-POSS 与端氢硅纳米晶(ncSi∶H)的重量比增加,该材料具有可调节的比表面积(290.5~1047.2 m2g-1)、孔体积(0.64~1.17 cm3g-1)和孔径(6.08~3.54 nm),但是其绝
本文合成了软段含有四苯基-1,3-丁二烯衍生物的线性聚氨酯,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
The target nucleus IDTT-th-Cl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side chain of halogenated thiophene,and the target molecule ITIC-th-C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ITIC molecule reported by Dr
本文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胺]-9,9-螺双芴spiro-OMeTAD和P3HT 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合成新型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2,6-双三苯胺-4,8-双(苯乙基-氧)苯并[1,2-B:4,5-B]二噻吩,2,6-双三苯胺-4,8-双(对甲氧基-苯基-氧)苯并[1,2-B:4,5-B]二噻吩。
向给受体两元共混体系添加第三种光电材料构建三元体系光伏电池是拓宽活性层光吸收窗口,提高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第三组分则需要根据三元体系光伏电池的光物理过程分布在活性层特定位置。
本文主要研究HDPE/炭黑/石墨的三元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PTC 效应。首先通过研究HDPE/炭黑二元体系的温度-电导率变化曲线,验证复合材料的PTC 效应。
聚吡咯(PPY)导电纳米管因其自身较好的导电性、较低的堆积密度、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在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光探测器在图像感测、通讯、环境监测以及化学生物传感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巨大。金属纳米粒子由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存在,在金属表面上电磁场的增强通常导致光吸收的增加。本研究中,将尺寸可控的银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分别引入聚合物的光探测器中,这些杂化的器件在相应的等离子体共振波长范围内展现出明显的光电流增加,并最终导致响应度和探测率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