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针药并举三段式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鲁澳针灸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变化迅速的脚步下,疾病也发生着变化,单一疾病也逐渐被多种疾病杂合所替代,医家们不断翻阅古籍,寻找方案以解决临床多变的疾病谱.针药并举也被更多医家挖掘并应用于临床,收到了十分惊人的疗效.不同的疾病适宜不同的疗法,针、灸、药三种疗法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既能单独使用,又可结合应用.本文针对针、灸、药、针药并举进行简单论述.
其他文献
外毛根鞘囊肿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皮肤肿瘤样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90%以上发生于头皮,临床上通常以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手段。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脂瘤”范畴,又名“粉瘤”、“渣瘤”。诸穴合用,配合刮痧疗法,标本兼顾,共奏健脾利湿,清热化痰之功。
患者,男,28岁,2016年2月26日初诊。因“反复低烧1月余”前来就诊。从表象看,患者就诊当日并无明显阴阳偏盛之象,但细察其唇红、舌尖红、掌心红甚,此乃体内留有余火之象。加之其脐周色深偏暗红,脉滑偏数,此皆为热毒内蕴之候。故中医诊断为肺胃郁热证。高数中教授在其《一针疗法》中用实践操作验证了此方法的临床疗效。初诊之后,余热未清,胃气失和,乃取仲景竹叶石膏汤加减。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力、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导致患儿长期或终身残疾.吾师杨佃会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独到的治疗经验,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受孕率及胎儿的成活率提高了,但是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却有上升趋势,也成为儿童残疾的
整体观和平衡观是中医针灸理论的核心,人体经络系统充分体现了这种属性,纵观人体背部经络,穴位的分布,以及穴位的名称和含义,完整地表达了它的整体性和平衡性,而这种属性是人体固有的,在背部,具有从功能,结构,到情志三个方面的整体平衡系统.
腿部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一般多发生于腿前或侧面,常对称分布有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淀,自觉瘙痒。肚脐隔药灸、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和火针均属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又可避免因长期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三者结合标本兼治,优势互补,收到良好临床疗效。
胎位不正是指在妊娠28周后,经B超检查证实为异常胎位.常见的胎位不正有臀位、横位以及枕后位三种情况,异常胎位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多需手术助产.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生命.因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与推崇.现笔者将近年来针灸治疗胎位不正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单穴与针刺肩髃、肩髎、肩贞对肩周炎患者即刻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各20例.单穴组循经取穴,多穴组取肩髃、肩髎、肩贞,两组均只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比较在本次月经周期治疗前,针刺10min,20min,30min及起针后30min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单穴组与治疗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与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过早的长出了黄褐斑,既影响了容貌又影响了心情.现在医学对黄褐斑尚无有效措施,而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对于黄褐斑的治疗有不错的效果.故本文参考近五年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将有效方法进行整理.
目的:通过整理分析针灸治疗高血压,为临床针灸治疗高血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针灸治疗高血压相关文献研究、临床案例、实验分析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从文献中可以了解现在治疗高血压的针灸方法主要分为针刺、温针灸、耳穴、穴位埋线等方法,针刺法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结论: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可知,针灸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中有明显的疗效,对以后临床针灸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有力依据,对针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旨在回顾2000-2015年来有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并进行总结,用于指导临床.方法:对近年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以及治疗经验进行同顾性综述.结果: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众多,并且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其独特的优势,效果显著.不同的治疗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治疗疗效,总体来说两种以上的针灸治疗手段联合使用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