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蓬莱9-1构造生物降解稠油的混源比例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蓬莱9-1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上,该凸起被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所包围,具有"双凹供烃、凸起聚烃,两凹夹一凸"的优越成藏背景,是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域.目前的勘探开发表明,该构造上发育有中生界花岗岩潜山、新近系馆陶组以及明化镇组三套含油层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到了2.23亿方,是中海石油近10年来的最大勘探发现之一.渤东凹陷及庙西凹陷发育有沙三段、沙一段及东三段三套烃源岩,蓬莱9-1构造的潜山原油和新近系原油是来自渤东凹陷还是庙西凹陷,或是双凹联合供烃,是来自一套烃源岩还是多套烃源岩都是函待解决的问题,搞清楚研究区的油源问题对于渤东地区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蓬莱9-1构造北部的,5,7,9井区新近系原油表现出沙一段与沙三段混源油的特征,Es1型原油的贡献量占60%以上,但5井个别原油样品Es3段贡献较大,或为典型的Es3型原油(图2b);中部的11,8,2,4井区新近系原油为Es1型原油;南部的6,12井区新近系原油为Es1型原油或是Es1+Ed型混源油,Es1型原油贡献量占60%以上。位于蓬莱9-1构造东南部,庙西北洼的蓬莱15-2构造新近系原油同样表现为Es1+Ed型混源油的特征,并且东营组烃源岩的贡献相对更大,显然庙西北洼东营组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对蓬莱9-1构造新近系原油具有着较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赛汉塔拉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的西部,二连盆地是在内蒙古华力西晚期褶皱基底上和燕山拉张翘断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新生代断陷沉积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对烃源岩的热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恢复剥蚀厚度,准确标定烃源岩的有机成熟度是定量表征赛汉塔拉凹陷的生烃量的关键所在.湖相烃源岩发育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包含有机相C,D/E和F相)。不同有机相的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有很大差别,
本论文在对比南方下古生界与美国页岩、南方下志留统与下寒武统页岩地质地球化学差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储集物性、保存条件、含气性等相关数据的综合研究,指出南方下古生界页岩成熟度很高,EqRo主体为2.5-3.5%。在一定成熟范围内(2.0%3.5%)的孔隙度会有明显的降低,导致含气量降低,为页岩气高风险区。南方两套页岩(下志留统与下寒武统)TOC含量与孔隙度的相关模型不同。对于相同的TOC含量,下志留统页
不同地区发育的烃源岩在有机质丰度、类型等质量差异十分明显.优质烃源岩的发育需要有利于有机质堆积和保存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形成环境对优质烃源岩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沉积介质条件和生烃母质类型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往往闭塞安静偏还原的水体条件更有利于低等水生生物群藻类的富集和保存;偏氧化环境有机质含量少,导致烃源岩质量变差.
笔者利用全油δ13C与生源及沉积环境、成熟度参数相结合,以及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的精确对比分析,基本定性落实该地区各油井的油气来源。研究指出可基本判定白云凹陷原油主要以恩平组烃源岩贡献为主,北部混有文昌组原油,东部混有珠海组原油。其中LH3,LH4,PY1原油来源于恩平组烃源岩,是工类原油;PY2,PY3,PY4,PYS,LW1原油是恩平组和文昌组烃源岩的混源油,是Ⅱ类原油;LH1,LH2,LH5原
非常规储层不同赋存状态油分析装置就是针对非常规致密油勘探研制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测试系统,具备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能力。针对非常规致密油地层渗透率低、含油级别低等特点,利用气驱、超临界萃取技术及机理,定量模拟和测试致密砂岩储层中游离油和吸附油量,以搞清致密砂岩不同储层类型、不同含油级别下游离油和吸附油的状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该盆地煤成气的主要分布层位,其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已有60余年历史.截止2014年,在须家河组已发现广安、合川、安岳、八角场、邛西等多个气田,以及以须家河组为气源的新场、洛带等侏罗系气田.通过对须家河组及侏罗系大气田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平面、纵向上的对比分析,认为其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天然气组成特征.①干燥系数以0.84~0.94为主,整体显湿气特
通过辽河盆地烃源层有机地球化学评价研究,建立了高成熟勘探开发盆地烃源灶评价方法.首先通过盆地已知油气藏油气成因类型细化分析,结合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甄别各油气藏主力烃源层;在已钻井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烃源岩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开展烃源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并结合烃源层沉积相,解决纵向上烃源岩非均质性,精细刻画有机质发育程度及丰度与沉积相的关系;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并结合沉积相,确定优质烃
本研究揭示了表层和重力剖面沉积物优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演替现象。归属于Proteobacteria(变形门菌)的硫酸盐还原菌大量富集,主要优势降解菌从烷烃降解菌演替为芳烃降解菌。以上结果共同显示大连湾溢油在沉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微生物降解潜力。
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已运用于地球深部物质及天体陨石研究,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在天然气中也开始逐渐应用.本研究使用目前最先进的稀有气体质谱仪(Wang et al.,2013)对中国东部松辽盆地中深部天然气的稀有气体全组分丰度及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断陷盆地稀有气体的组成特征,取得了以下认识:盆地内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的丰度值按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He2.87×10-4、Ne2.39×10-4、Ar
烃源岩热演化主要是基质被逐渐压实和有机质不断发生热降解、形成油气并最终变为石墨的过程.经典的蒂索生烃模式(Tissot et al.,1978)宏观表述了有机质在温度作用下,发生从生烃到破坏的一般过程,但没有具体说明热演化高~过成熟阶段,气态烃的物质来源以及干酪根和液态烃对高~过成熟阶段气态烃生成的量化贡献.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油气在"液态窗"阶段发生排烃以后,仍然有可观数量的液态烃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