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胺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螨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发现了具有杀螨活性的strobilurin类先导化合物5a,为了开发出高活性杀螨剂,设计合成了325个新化合物,并进行了杀螨活性的测定。所合成新化合物经过核磁、红外、质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化合物5g进行了单晶衍射验证。生测结果表明,多个化合物在10 mg/L具有很好的杀螨活性,并初步探讨了构效关系,其中化合物5K在室内、田间均表现了优异的杀螨效果,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及非靶标生物安全。
其他文献
乙酰己糖胺酶是几丁质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已被确定为医药和农药的潜在靶标。本文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S-烷基-N,N’-二芳基异硫脲,并测定了对乙酰己糖胺酶OfHex1和O
HNPC-A8008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化工研究院自主设计、合成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经过近四年的室
会议
以2-氯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氨基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中间体3-氨基-6-七氟异丙基-3,4-二氢喹唑啉-2(1H)-酮,再依次与3-吡啶甲醛、乙酸酐反应,最后经还原反应
以对苯二酚和1,1,1,3-四氯丙烷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中间体3-(2,6-二氯-4-(3,3-二氯-烯丙氧基)苯氧基)丙-1-醇,再与2-氯-5-三氟甲基吡啶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三氟甲吡醚,目标
运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将具有除草活性的结构单元组建到同一分子中,设计并合成了44个拼接物。除草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8在2000 g a.i.
以4-苯氧基苯酚,环氧丙烷和2-氯吡啶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蚊蝇醚。确定了蚊蝇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第一步反应物的投料摩尔比:4-苯氧基苯酚:环氧丙烷:氢氧化钾=1:3.0:0.3,
通过α-氨基膦酸酯与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含磷苯甲酰基硫脲化合物5a~5j。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MS,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通过α-氨基膦酸酯与嘧啶水杨酸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含磷酰胺类化合物6a~6j。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MS,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杀虫剂,设计并合成了12个新的含吡啶或噻唑的苯甲酰脲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具有良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M-4)与酰卤化试剂反应可同时将吡唑啉环氧化为吡唑环制得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氯中间体(M-5),该酰氯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