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实体自动拓扑构建研究

来源 :2017中国国际矿山测量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扑关系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一种重要关系,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热点.目前,二维自动拓扑构建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三维拓扑研究大都集中于外拓扑,即空间实体间拓扑的构建.本文根据三维拓扑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面完成内拓扑的自动寻体算法,利用左转算法,完成三维空间实体的拓扑自动构建.
其他文献
为了分析2005~2014年的10年问淮南矿区的植被覆盖演化并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并利用每16天周期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产品提取了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淮南矿区植被覆盖度,并从时序演化、数量转移和空间演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年际NDVI均值由2005年到2008年呈下降趋势,2008~2015年呈现稳步
城市污染水体整治对城市良好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污染水体形成机理,构建污染水体遥感识别模型,实现了城市污染水体快速、高效、大范围的提取.本文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开展银川市污染水体遥感识别,并进行实地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可迭62.96%,共确定银川市污染水体12条,为银川市污染水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识别精度的原因,以提高后续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由于遥感识
利用全球煤炭资源量分布图和中国煤炭资源量数据,证实了煤炭资源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基于煤炭形成的自相似性原理,利用淮北某煤田M10的168个钻孔煤层厚度数据,通过正态变换和克里格插值,利用S-A方法进行多重分形滤波,将煤层厚度等值线图分解为背景图和异常图,背景图代表煤层分布的趋势,其厚度分布规律能够很好地与下伏砂体和沉积相的空间分布对应,符合沉积学规律,异常图显示的煤层厚度次级变化特征也与沉积环境的
为了有效提高GPS定位精度,本文在GPS双频信号仿真电离层误差补偿模型的基础上,融合GPS电离层折射误差三频二阶改正方法,构建了GPS三频信号仿真电离层误差补偿模型,并采用GPS三频观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GPS三频信号仿真电离层误差补偿模型中,电离层路径延迟补偿值在-3~19m范围之内;路径延迟经补偿处理后,电离层路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了66%,电离层路径延迟得到了处理,验
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移动定位中,捷联式惯性导航(SINS)系统存在误差漂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可能发生信号失锁等问题.本文针对无人机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其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给出了一套无人机测算目标物精准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结合GPS定位技术与SINS定位技术,采用H∞滤波算法对量测数据进行融合,使两定位技术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了定位误差,特别适合于长时间导航定位.基于实验结果表明:将
介绍了三种百度坐标解密的方法——等量偏移法、格网法和BP神经网络,并改进了等量偏移法,得到了n阶差分通用公式.选取了乌鲁木齐、拉萨、兰州、北京、上海和三沙6座城市,以城市中心点建立0.1°方格的研究区域,对比了百度地图坐标解密得到的WGS84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经纬度差离散图和点位误差分布频率表.实验结果表明,等量偏移二阶差分法的坐标解密精度在10m左右,等量偏移一阶差分法在20m左右,BP神经网络在
针对传统的二维GIS的索引机制不能满足三维空间数据索引的问题,特研究三维空间数据索引的方法,详细介绍八叉树空间索引的算法.通过对比各类三维空间索引技术,指出八叉树空间索引比较适合建立在三维空间数据库中.并描述了基于JavaScript语言,运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软件,可在浏览器端查看利用八叉树结构建立的空问索引.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表明:利用八叉树建立三维空间索引
北斗MEO、IGSO和GEO三种卫星联合高精度定位时,会对定位模型的结构产生影响,通过采用正弦高度角模型、正切高度角模型、高度角与卫地距组合模型以及高度角、卫地距与信噪比组合模型等4类随机模型对不同长度不同高差的短基线进行解算,对比和分析不同随机模型对于不同长度不同高差的短基线的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及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短距离、小高差的基线,采用正弦高度角模型模糊度成功率和定位精度最高;长距离、
探地雷达是矿区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其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应用高效性和无损性,在矿区的采空区探测,煤层覆盖厚度的探测,矿区断层裂缝的探测,矿区地下水的探测中发挥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性.采矿活动会造成所采工作面物性特征产生变换,利用探测图像出现的异常情况来确定出异常空间的分布.本文主要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与方法,并分析采空区的形成机理、物性特征以及矿区地下水探测的模式,重点评述其在采空区探测,
我国是煤炭资源使用大国,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煤层上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损坏.为了保护煤层上的建筑物,水体或者各类道路设施,要在煤层中设置保护煤柱.本文主要介绍了煤柱留设的基本原理,利用现阶段最适用的垂线法留设煤柱的原理以及具体的留设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