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色性染料掺杂的光学各向同性手性向列相液晶

来源 :2014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聚合物稳定的二向色性染料掺杂的宾主模式光学各向同性手性向列相液晶体系而制备出偏振无依赖的电光材料.这种材料的各向同性相态甚至在零度以下者阿以被良好保持.对材料的电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大的克尔系数(1OnmV-2)、快速响应(仅百微秒)和很高的光学对比度(近9.O).由于宾主模式的液晶器件无需偏振片和取向层,所以该器件的能耗和制作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因此,这种材料在新一代低功耗显示器件和其他光子器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对OLED RGB三色色坐标的稳定控制并进行制程上的管控,本文进行了色坐标与光谱峰值、半高宽、对称性关系的分析,例如通过对R光谱的模拟分析,发现:保持半高宽和对称性不变的情况下,光谱峰值较大越优;保持峰值波长和对称性不变的情况下,半高宽越小越优;相同的色度目标要求大的I峰值波长对应宽的半高宽,小的峰值波长对应窄的半高宽;同样峰值,同样半高宽,右半高宽/左半高宽>1时的红色色坐标更优.本文同
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的OLED液体封装材料(Fill,Ole-Dry-F2),并与传统的UV胶封装(Dam Only封装)结合成为Dam&Fill封装方式,同时使之与Dam only封装方式比较,发现Dam&Fill封装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黑点生成长大能力和阻止画素收缩能力,同时,Dam&Fill封装器件的寿命略优于Dam only器件,这对于提高AMOLED封装效果意义重大.
论文使用脉冲腐蚀和恒流腐蚀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多孔硅,通过采用正负极对调并加恒定电流若干时间的阴极还原方法,研究了阴极还原对多孔硅电子源发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极还原通过钝化多孔硅的高活性表面,消除了悬挂键与缺陷,改善了电子源的发射特性.采用阴极还原处理后,无论是恒流腐蚀还是脉冲腐蚀,多孔硅电子源的发射效率和发射电流均显著提高,电子发射的重复性与稳定性也有明显改善.脉冲腐蚀的多孔硅电子源最
本论文探讨了不同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IGZO)界面对氧化物半导体电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中界面较好有好的电特性的器件进行了信赖性测试.结果表明以SiOx-2为栅绝缘层(GI),IGZO沉积功率为6KW,600A制成的半导体层的器件具有较好的电特性及稳定性,Vth为0.67V,载流S.S为0.17V/dec,Ion/Ioff大于108,符合驱动器件的要求.且在5000s,80℃,+/-1OV的条件下,S
本文研究了LDD结构低温多晶硅(LTPS)CMOS的薄膜晶体管的相关制程,其经过准分子激光退火之后的多晶硅的晶粒大小约为0.30um.分析了NTFT的迁移率和漏电流,在不同的低掺杂漏极(LDD)离子植入条件下的变化关系.并测试得到薄膜晶体管的主要的参数,其阈值电压(Vth),迁移率(mobility),亚阈值摆幅(SS)均达到量产水平.展示了采用此工艺制备的LTPS基板的5.5英寸AMOLED单色
本研究尝试于柔性塑料基板上,进行300℃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0)薄膜晶体管阵列与电泳显示模组制作,制备一柔性电泳显示器:此柔性显示结构为:1000(A) SiNx+1000(A) SiOx双层缓冲层/1000(A) Mo+500(A) IT0栅电极层/3000(A)Si0x栅绝缘层/1000(A) IGZ0主动层/2000(A) Si0x刻蚀阻挡
EEG是测量视觉疲劳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为了控制3D情境下被试的两眼视差负荷和融像状态,从而更准确地测量两眼视差型3D显示给被试带来的视觉疲劳,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oddball范式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来比较被试在2D和3D情境下的oddball任务的表现。在3D情境下,我们基于RDS设计了3D刺激图像,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有效避免单眼线索;在oddball任务中的各个刺激之间,我们给被试呈现和
通过对液晶盒厚,降温速率以及升降温循环次数等参数进行变化,发现当液晶盒厚比较小,降温速率慢,并进行多次升降温时可以有效增大蓝相液晶晶畴尺寸.当液晶盒厚度为1.5μm,变温速率0.1℃/min,升降温循环5次时,可获得晶畴尺寸为70μm以上的蓝相晶畴.对制得的大晶畴蓝相液晶进行了激光特性的测试,得到了半峰宽为15.8nm,中心波长在光子禁带长波边缘,阈值为2.65uJ/pulse的激光.
采用刮刀涂布方式,在PET基材上分别制备了三层单一螺距叠加和单层梯度螺距分布的胆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薄膜厚度均匀,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及膜基结合力.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两种薄膜的透射光谱进行测试,研究其宽波反射性能,反射波宽均达200nm.
本文通过改变偏光片补偿架构来研究偏光片成本的降低,通过两个方面来比较新偏光片补偿架构与正常偏光片补偿架构的差异:一方面是光学数据,另一方面是图画质量.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改善新偏光片补偿架构缺点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S-K10补偿架构及S-COP补偿架构正视基本光学基本一致;S-K10补偿架构侧视视角gamma优于S-COP补偿架构,侧视色偏优于S-COP补偿架构;S-K10补偿架构暗态侧视漏光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