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roplasty versus Internal Fixation for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A Meta-Anal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ude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urpose Our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on mortality rates,major surgical complications,reoperations,and operative details(length of surgery and operative blood loss)in elderly individuals with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喷淋式溶栓导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随机对一定数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经腘静脉穿刺置入迈瑞通喷淋式溶栓导管给予溶栓治疗,给予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术后);结果:通过精细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正确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患者均好转出院,患者满意度在达99%。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喷淋式溶栓导管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溶栓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Purpose:This studywastocomparethedifferencesofwallshearstress(WSS),velocity,velocityangleandvorticitydistribution instenosisdownstreamandcarotidsinusbetweencommoncarotidarter
目的:确定肺结节最优评估方案;了解结节不同的生长方式及VDT分布情况,以正确判断其性质. 方法:回顾天津医大总医院行CT发现并手术切除或随访的38例患者、45个肺结节的影像资料.视觉评估以检查报告为准,将结节变化情况分为减小、无著变和增大.容积评估由ALA软件对结节分割、容积测量,计算容积比并以变化25%为阈值进行分类.放射科医生对结节进行综合测定确定标准评估.视觉、容积评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评价分
Objective: A newalgorithmisdevelopedtoinfertheeffectiveconnectivitybetweendifferentbrainregionsbycombiningartificial immunealgorithm(AIA)withtheBayesnetmethod,namedasAIAEC.
目的:探讨CT支气管征在不同密度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表现,提高恶性肺结节的诊断率. 方法:收集142例不同密度的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纯磨玻璃结节15例、混杂磨玻璃结节73例及实性结节54例).将MSCT图像上的CT支气管征细分为五型,Ⅰ型:支气管在病灶边缘或病灶内部截断;Ⅱ型:支气管在病灶内扭曲、扩张;Ⅲ型:支气管在病灶内分叉,支气管走行自然,管灶边缘走行;Ⅴ型:支气管在病灶内边缘走形.Ⅰ型根据支
目的 利用犬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DSCT双能量扫描不同电压条件下的梗塞心肌与正常心肌的CT值及碘含量的测量结果的比较,评价双能量扫描识别急性心肌梗塞的能力. 方法 结扎前降支远端,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行灌注和延迟扫描,欧乃派克(300mgI/ml)1-1.5ml/kg流速2.5ml/s,造影剂与生理盐水以1:2稀释.重建140KV、100KV、1:1混合三种图像.绘制TDC,并标化CT值.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介入手术室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运用PDCA循环加强介入手术室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我院2016年3-6月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在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堵管的发生、转运的安全、针型的选择、连接的正确性等安全相关事件进行评价.结果:PDCA循环法施行后,上述安全事件的不良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小于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
目的 头颈部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carcinoma,SDC)是一种少见的由涎腺导管上皮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转移,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预后差.目前SDC的影像学表现的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拟分析头颈部SDC的CT及MRI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SDC的CT及MRI表现.18例中,7例行CT,9例例行MRI检查,2例行CT及M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alanced steady-statefreeprecession,bSSFP)最早由Carr在1958年正式提出[1]。但是由于软硬件等技术条件的限制,该序列仅从2000年来才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不同公司对bSSFP的称呼不同。西门子公司称其为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astimagingwithsteady-stateprecession,
目的观察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相关肽1-34(rPTH1-34)6个月停药18个月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符合入选标准,无排除标准所列情况的30名签属了知情同意书的绝经后汉族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