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l-KCl熔盐体系中UCl3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UCl3 在LiCl-KCl 共晶熔盐中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650K-775K温度范围内UCl3 摩尔分数在1%-3%的熔盐体系的密度、径向分布函数、自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黏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通过水热/溶剂热等方法制备获得了一系列新型锕系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其中主要为铀与钍的金属配合物居多,这些新型的晶体化合物在多个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钍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锕系金属元素,在核能体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日益壮大,安全处理核燃料循环中的放射性废料成为十分受关注的课题。通常,发生配位作用时,一个金属阳离子往往同时与多个阴离子配体配位,形成较低的正负电荷比;因此,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天然岩石和矿物质均具备阴离子或者中性骨架。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不可持续性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经济、高效和清洁的核能,并考虑或启动建造核电站的计划。
四价钍、铀离子作为“软”(电荷密度高、离子半径大)的四价离子,极易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形成多聚体金属簇。温度、酸度、抗衡离子等参数直接影响多聚体金属簇的种类、结构、及电荷。因此,金属簇组装机理与钍、铀离子的环境迁移行为及乏燃料后处理息息相关。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β-环糊精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得到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再通过戊二醛交联反应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Fe3O4-NH2 表面,得到Fe3O4-PEI;将CM-β-CD 活化之后与Fe3O4-PEI通过酰胺反应形成酰胺键得到β-环糊精/磁性聚乙烯亚胺复合材料(β-CD/Fe3O4-PEI)。
在模拟地下水的环境中,CMC-nZVI或FeS(一种被羧甲基纤维素所稳定的纳米铁颗粒)悬浮液在不同的条件下将高锝酸盐进行还原固定。
放射性废水及环境水溶液中铀酰(Ⅵ)离子及其配合物的高灵敏快速分析在核燃料循环、核应急响应以及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需求,而现有分析方法难以兼顾铀酰离子的浓度分析与铀酰配合物的结构鉴定。
放射性元素铀在矿物-水界面的反应是近些年来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本工作研究了U(Ⅵ)在黑云母矿物水-界面反应及机理研究。黑云母是常见的层状硅铝酸盐矿物,是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重要成分,被认为是花岗岩中对放射性核素起到关键阻滞作用的单矿[1]。
锶-90(90Sr)是乏燃料中衰变热及长期放射毒性的主要来源之一,且具有很强的环境危害。日本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中,大量的90Sr同时泄漏到自然环境中尤其是日本海附近海洋环境,至今仍在寻找有效的去除材料[1]。
铀矿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探究铀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铀污染形成机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以华南某铀矿区的高铀污染水库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约1m的水库沉积柱,并每隔2cm进行分割,采用ICP-MS测定每段沉积物中的铀等元素含量,以揭示铀污染影响程度和铀释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