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cl-2的抗干眼症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6届学术年会、中国中医药协会临床评价中心-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基于Bcl-2 的抗干眼症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为干眼症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技术平台.首先建立了含有SV40 弱启动子、3×p53 binding site(p53BS)基序、不稳定型墨绿色荧光蛋白ZsGreen1-DR 基因片段的报告质粒p3p53BS-ZsGreen1DR.将其转染大鼠泪腺上皮细胞(LGEC),G418 筛选后获得了p53 反应性报告细胞株LGEC-ZsGreen1DR,即基于Bcl-2 的抗干眼症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p53 诱导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加入P53 前及加入P53 在0 h 时,LGEC-ZsGreen1DR 表达荧光的平均光密度为0.010±0.003;加入P53 在4 h 时LGEC-ZsGreen1DR 的平均光密度为0.134±0.023;在12 h 达到高峰,平均光密度为0.401±0.124;在24h 时细胞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平均光密度为0.149±0.045.将LGEC-ZsGreen1DR 细胞株冻存30 天,复苏并传代培养1 个月,加入P53 在0 h 时,LGEC-ZsGreen1DR 表达荧光的平均光密度为0.007±0.001;加P53 诱导4 h 后LGEC-ZsGreen1DR 的平均光密度为0.144±0.052;12 h 时的平均光密度为0.387±0.084;24h 时的平均光密度为0.188±0.034;说明LGEC-ZsGreen1DR 细胞株经冻存、复苏、传代后仍能有效反映P53 的诱导作用.
其他文献
  由于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特殊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逐年增高,城市高中毕业生近视率达90%以上,已经严重影响了民族素质,甚至殃及国家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领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常见的眼病,多数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感染所致.据我国城市盲目调查结果报道,角膜盲占第二位,而HSK致盲占角膜盲首位42.8%.由于近年激素和免疫抑